39健康

痛风的间歇期及慢性期如何治疗

   在间歇期及慢性期的治疗,主要是维持血清尿酸水平在正常范围和预防急性发作。预防治疗需用秋水仙碱,在刚有症状时,即给予每日0.5—2毫克,常可免受急性发作之苦。在体内和体外试验发现,秋水仙碱对快速生长的细胞有抑制作用,如对胃肠道上皮细胞、毛发细胞的影响,会造成胃肠不适和脱发,因此不宜长期应用。为维持正常血清尿酸,则需用促进尿酸排泄药和抑制尿酸生成药,为保证有效,药量要足,并终生维持。应用降低尿酸药物的指征:①经饮食控制血尿酸仍然大于416.5—476微摩尔/升(7—8毫克/分升);②每年急性发作在两次以上者;③有痛风石或有肾功能损害者。使血尿酸水平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常可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痛风石形成及减轻肾脏损害。
  降低尿酸药物的选择:在肾功能正常或有轻度损害,及24小时尿尿酸排出量在600毫克以下时,可用排尿酸药;在中等度以上肾功能障碍(肌酐廓清率小于35毫升/分),24小时尿尿酸明显升高时应用别嘌醇;血尿酸明显升高及痛风石大量沉积的病人,可合用以上两种药物,以防止渐进性痛风性并发症。为预防促发急性关节炎发作,开始时用小量,在7—10天内逐渐加量。
  (1)排尿酸药   
  为防止尿酸在肾脏大量排出时引起肾脏损害及肾结石的副作用,均应从小剂量开始,并考虑碱化尿液。
  ①丙磺舒(羧苯磺胺,Probenecid)  开始每次0.25克,每日2次,两周后增至0.5克,每日3次,每日最大剂量为2克以下。有皮疹、发热、胃肠刺激、肾绞痛、激发急性发作等副作用。
  ②苯磺唑酮(Sulfinpyrazone)  是保泰松的衍生物。排尿酸作用较丙磺舒强。开始每次50毫克,每日2次,逐渐增至100毫克,每日3次,每日最大量为600毫克。与丙磺舒合用有协同作用。其副作用比丙磺舒小。溃疡病者慎用。
  ③苯溴马龙(Benzbromarone)  商品名立加利仙(Narcaricin)是较前两者更强的降尿酸药。开始每次25毫克,每日1次,逐渐可增至100毫克。副作用轻微,可有胃肠道反应,极少数有皮疹、发热、肾绞痛及激发急性发作。对肝肾功能无影响。
  (2)抑制尿酸生成药(目前仅有别嘌醇)
  别嘌醇(Allopurinol)  1963年,有人在研究抗癌药物时,发现别嘌醇对癌肿无效,但对痛风有效,可迅速降低血尿酸值,抑制痛风石和肾结石形成,并促进痛风石溶解。每次100毫克,每日2—3次,每日最大剂量低于600毫克。副作用有过敏性皮疹、药热、肠胃不适及消化道出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等。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白细胞、血小板及肝功能。溃疡病者慎用。
  痛风性关节炎,只有在急性发作时禁忌热敷而宜冷敷。在一般情况下,透热疗法、离子透入疗法、红外线照射、矿泉浴、泥疗等多种理疗方法以及推拿等均可应用。   
  当痛风结石影响关节功能或压迫神经时,或伴有瘘管引流的皮肤溃疡、要除去巨大的尿酸沉积物时,或在负重关节疼痛需要固定等情况下,则需手术处理。
 
 
2007-08-14 15:14:00浏览7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毛细血管前性肺动脉高压是什么意思
毛细血管前性肺动脉高压,是指在肺循环系统中,肺动脉及其分支在毛细血管之前的部位,血压异常升高的一种病理状态。此病症会严重影响心脏与肺部间的血液循环,导致一系列心肺功能障碍。从发病机制来看,多种因素可引发毛细血管前性肺动脉高压。一方面,当内皮细胞受损,会导致血管舒张因子如一氧化氮分泌减少,而收缩因子如内皮素-1分泌增加,致使肺血管处于持续收缩状态,血管阻力升高,进而引发肺动脉压力上升。另一方面,肺血管重构在其中也起着关键作用。长期的血管收缩、炎症刺激等,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细胞外基质堆积,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进一步加重肺循环阻力,推动肺动脉高压进展。这种病症对身体影响广泛。在呼吸系统方面,患者常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初期可能仅在活动后明显,随着病情加重,静息状态下也会呼吸困难,还伴有乏力、气短等症状。这是由于肺动脉高压使右心泵血负担加重,肺循环淤血,气体交换受阻。在心血管系统,右心室因长期承受过高压力,逐渐肥厚、扩张,最终可能发展为右心衰竭,表现为下肢水肿、腹胀、肝大等体循环淤血症状。而且,肺动脉高压还会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增加心律失常发生风险,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一旦确诊为毛细血管前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需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有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如波生坦,可阻断内皮素的收缩血管作用;还有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如西地那非,能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一氧化氮介导的血管舒张。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阴道有褐色血,说明胚胎已经流产了吗
阴道有褐色血并不一定说明胚胎已经流产,这一症状也可能由先兆流产、异位妊娠等原因导致,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胚胎的状况。在怀孕早期,当母体的内分泌环境不稳定,比如孕激素水平不足时,子宫内膜得不到足够的支持,胚胎着床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子宫可能会出现轻微收缩,导致部分子宫内膜血管破裂出血。由于血液在阴道内停留一段时间后被氧化,就会呈现出褐色。此时,胚胎可能仍然存活,通过及时的保胎治疗,胚胎有可能继续正常发育。异位妊娠也会导致阴道褐色出血。当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如输卵管妊娠,随着胚胎的生长,输卵管的空间无法满足其需求,会引起输卵管破裂或流产,导致出血。血液积聚在输卵管内,再缓慢流入阴道,就表现为褐色血。在这种情况下,胚胎本身无法正常发育,而且异位妊娠若不及时处理,会引发严重的腹腔内出血,危及孕妇生命。但这也不能简单等同于正常宫内胚胎的流产,其属于一种异常的妊娠状态。若发现阴道有褐色血,孕妇应立即停止活动,尽量卧床休息,避免紧张焦虑,因为情绪过度波动可能加重症状。同时,要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血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测定、孕酮检测以及超声检查等。通过血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动态变化,可初步判断胚胎的发育情况;孕酮水平能反映黄体功能是否正常;超声检查则能明确胚胎是在宫内还是宫外,以及胚胎是否存活。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性排卵期出血正常吗
女性排卵期出血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出血时间长,伴随其他不适,可能提示存在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排卵期出血通常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引起的。在排卵期,卵巢内的卵泡成熟并排卵,此时雌激素水平会出现短暂下降。子宫内膜依赖雌激素维持生长,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部分子宫内膜失去激素支持,出现少量脱落,从而导致出血。这种出血一般量较少,持续时间短,通常2到3天,最长不超过7天,可自行停止,且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然而,并非所有的排卵期出血都是正常的。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排卵期出血的症状,此时情况就需要引起重视。比如,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病因之一。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赘生物,质地柔软,表面血管丰富。在排卵期,激素变化可能刺激息肉表面的血管破裂,引发出血。与正常排卵期出血不同,这种出血可能量较多,持续时间长,还可能伴有腹痛等症状。此外,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肌瘤,也会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和内膜修复,导致排卵期出血异常。如果是疾病因素导致的排卵期出血,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贫血、不孕等严重后果。若女性出现排卵期出血,首先不要惊慌,建议仔细观察出血的量、持续时间以及是否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果出血量少,持续时间短,且无其他异常,通常可以先观察,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防止感染。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因为精神压力过大也可能影响内分泌,加重出血症状。若出血情况异常,如出血量较多、持续时间超过7天,或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血沉高有哪些症状
血沉即红细胞沉降率,血沉高本身一般不会直接引起特异性症状。通常是作为其他疾病的一个辅助诊断指标,伴随原发疾病而出现各种症状,常见的有发热、疼痛、贫血相关症状、组织器官功能异常等。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均衡的饮食,保证营养摄入,避免焦虑情绪。1、发热:许多导致血沉高的疾病会伴有发热症状。如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可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血沉升高,同时出现发热。体温可呈低热、中度发热甚至高热,如肺炎患者可能出现38.5℃甚至更高的体温。2、疼痛:在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中,血沉一般会升高,患者会有关节疼痛的表现。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常累及多个关节,如手指、手腕、膝关节等。3、贫血相关症状:血沉高可能与贫血有关,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比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由于红细胞生成不足或破坏过多,导致血红蛋白降低,机体缺氧,从而出现上述症状。4、组织器官功能异常:当血沉高是由某些脏器的疾病引起时,会出现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异常症状。例如,肾脏疾病导致血沉升高时,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如果发现血沉高,首先要结合自身是否有上述症状以及其他不适,回忆近期是否有感染、受伤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告知医生详细的症状和病史。医生一般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进一步的检查,如血常规、自身抗体检测等,以明确病因。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