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干扰素可以用于治疗血友病患儿的慢性丙肝

  韩国Ko等报告,应用α干扰素(IFN-α)治疗血友病患儿的慢性丙型肝炎是安全有效的,有可能获得持久疗效。Ko等人以17例感染丙型肝炎的血友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血友病A型15例,血友病B型2例。均符合以下标准:治疗前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血清中存在HCV RNA,ALT水平大于正常上限的1.5倍并持续6个月以上,血清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核抗体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均阴性,肝活检为慢性肝炎表现。给予如下治疗:皮下注射重组IFN-α2a,剂量为(3.7±0.8) MU/m2/次,3次/周,持续6个月。测定血清ALT和HCV RNA水平。治疗结束后监测血清HCV RNA水平1次/2月,持续18个月,之后1次/年。平均随访时间为(3.6±0.6)年。根据患儿对IFN的反应分成3类:持续有效者(治疗结束后3年血清HCV RNA持续阴性)、无效者(治疗中和治疗后血清HCV RNA均阳性)和复发者(治疗结束后血清HCV RNA为阴性但于此后3年内转为阳性)。(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01,32 ∶41)
  结果显示,在17例患儿中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1a型3例,1b型5例,2a型6例,3a型1例,另有2例为混合感染(1a型+2a型)。治疗结束时17例患儿中11例(65%)的ALT水平恢复正常,同时9例(53%)血清HCV RNA转为阴性并在治疗结束6个月后保持阴性。在3年随访中,2例复发,7例(41%)持续有效,这7例患儿的血清ALT水平均在治疗开始后8周内恢复正常。对疗效不同3类患儿的临床特点、生化特性、组织学特性和病毒学特性加以比较发现,持续有效组患儿治疗前血清HCV RNA水平低于无效组和复发组,其余方面无显著差异。8例病毒基因1型患儿中1例(13%)为持续有效,6例病毒基因2型患儿中5例(83%)为持续有效(P< 0.05)。患儿对IFN-α耐受良好,但在治疗初期均有发热、肌痛、不适、头痛等流感样症状,均未中断治疗。少数患儿出现腹痛(4例)和脱发(2例)。IFN 未使出血次数和凝血因子用量增加。仅有1例患儿在IFN治疗期间检测到1次Ⅷ因子抑制因子,治疗结束后消失。
63
2007-08-14 13:18:00浏览50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