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常于链球菌感染后1~3周发生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临床特征,甚至少尿及氮质血症等急性肾炎综合表现,伴血清C3下降和总补体下降。尿液检查尿蛋白阳性,有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尿。病情于发病8周内逐渐减轻至完全恢复正常者,即可临床诊断为急性肾炎。对症处理后,若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或病情于1-2个月尚未全面好转者应及时作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一、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的肾小球疾病

  1、其他病原体感染后急性肾炎 许多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均可引起急性肾炎。目前较常见多于种病毒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感极期或感染后3-5天,病毒感染后急性肾炎多数临床表现较轻,常不伴血清补体降低,少有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一般正常,临床过程自限。

  2、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又称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除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外,经常伴肾病综合征,病变持续无自愈倾向。50%--70%患者有持续性低补体血症,8周内不恢复。

  3、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 肾病及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部分患者有前驱感染可呈现急性肾炎综合征,患者血清C3正常,病情无自愈倾向。IgA肾病患者疾病潜伏期短,可在感染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出现肉眼血尿,血尿可反复发作,部分患者血清IgA升高。

  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起病过程与急性肾炎相似 但除急性肾炎综合征外,常早期出现少尿、无尿及肾功能急剧恶化为特征。重症急性肾炎呈现急性肾衰竭者与该病相鉴别困难时,应及时作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三、全身系统性疾病肾脏受累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及过敏性紫癜肾炎等可呈现急性肾炎综合征,但伴有其它系统受累的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资鉴别。

  当临床诊断困难时,急性肾炎综合征患者需考虑进行肾活检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肾活检的指征为:1、少尿一周以上或进行性尿量减少伴肾功能恶化者;2、病程超过两个月而无好转趋势者;3、急性肾炎综合征伴肾病综合征者。
2007-08-11 17:25:00浏览10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蒋雨彤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皮肤型红斑狼疮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皮肤型红斑狼疮患者需要注意日常防护、注意饮食、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放松心情等。皮肤型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皮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会出现面部红斑、丘疹、瘙痒等不适症状。1、日常防护患者外出时需要做好防晒工作,可以涂抹防晒霜或者佩戴口罩、帽子等,避免日光直晒。同时,患者还需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以免加重皮肤不适。2、注意饮食患者在平时要注意合理膳食,可以适当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苹果、橙子、猕猴桃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而且也可以适当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但要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3、遵医嘱用药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羟氯喹、丁苯羟酸等药物进行治疗,改善病情。另外,患者还可以遵医嘱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如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可以缓解瘙痒、红斑等不适症状。4、定期复查皮肤型红斑狼疮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另外,患者在治疗期间还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如果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5、放松心情患者可以通过深呼吸、听音乐、看电影、与好朋友交流沟通、练习冥想等方式进行放松心情,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利于病情恢复。皮肤型红斑狼疮患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发烧怎么办
发烧一般是指发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发热,通常可以通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静脉输液等方式进行缓解。1、一般治疗患者可以多喝温水,也可以多吃富含水分的水果和蔬菜,比如梨、西瓜、芹菜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降温的目的。2、物理治疗如果患者体温没有超过38.5°C,可以使用温毛巾擦拭身体,也可以通过温水坐浴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3、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发热的情况比较严重,体温已经超过38.5°C,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配合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进行抗炎治疗。4、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反复发热,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中医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比如针灸、拔罐等,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退热的目的。5、静脉输液如果患者发热比较严重,通过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环磷酰胺、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等药物,可以抑制免疫反应,从而改善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平时的护理,避免吃辛辣刺激类的食物,也不可以吃生冷寒凉类的食物,否则会加重疾病,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另外,患者还要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及时关注身体的恢复情况。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