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医院多次用产钳造成新生儿脑瘫 母女索赔211万

  案件经过近5年的审理后,2007年12月28日,她与医院终于达成了和解协议,坚称无过的医院一次性支付这对不幸的娘儿俩50.5万元。

  多次使用产钳后孩子出生

  32岁的苏州孕妇王玫(化名)挺着大肚子,于2002年4月18日,转到了苏州当地的一家知名医院进行产检。入院前的多次产检结果显示一切正常。

  4天后的清晨5点,王玫腹痛难忍,在家人的陪同下,到这家医院转入了病房。

  “考虑到我年龄已大,有32岁了,身高较低,肚子又大,不容易生,再加上肚子里的宝宝脐带绕颈,于是就向医院提出进行剖腹产。”王玫回忆说,当时在场的一位助产士拒绝了。

  “清晨5点左右,两名医生过来,换下便装进入产房。在观察后,医生发现情况异常。”王玫说,当时接生的医生一连盲目地用了三次产钳都告失败。6点多,幸亏主任来了,亲自上产钳,小孩这才出来了。然而小孩才出来,就被放入小床,罩好氧气罩,要送儿童医院抢救。分娩时,王玫出血很多,经历了输血后,她幸免于难。

  宝宝脑瘫,产妇受伤,家庭解体

  王玫说:“小孩出生时已被夹得晕死过去,现在的情况是脑瘫、弱智、弱视、癫痫。”在事后的鉴定中,医学专家对王玫孩子的病状作出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小儿失神发作癫痫等。

  王玫自己也落下了后遗症。“如今身体局部还疼痛不已,根本不能做家务事,只要感觉有点累,便感觉下身有东西往下掉,疼得不得了,只能平躺,更不能去工作了。”更让她伤心的是:“我们母女俩都落下了残疾后,孩子的父亲不愿和我们在一起生活,将我们抛弃了。为了给孩子看病,我已经花掉了6万多元,由于没法工作,如今我们已是负债累累,过着痛不欲生、生不如死的生活。”

  为此,接生的医院在同年6月18日,与王玫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医院承担王玫及其孩子的医疗欠费并给予5000元的经济照顾。”

  但这点钱对于王玫及其孩子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2003年2月,王玫为了捍卫自己和孩子的健康权,毅然将接生的医院告上了苏州金阊区法院,她向医院索赔11万多元,而她的女儿向医院索赔医疗费、后期治疗费、后期护理费等,共计211.4万元。

  患者:哭笑不得的鉴定结论

  法院受理案件,随后委托相关的机构对王玫及其孩子分别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2004年底、2005年初,王玫及其孩子的鉴定结果出来。鉴定机构认为:“王玫产后不适症状与产钳助产术无因果关系,本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与此同时,鉴定机构指出:“医方存在的缺点:多次上产钳加重了对产道的损伤。”鉴定机构对此作出结论,本病例属于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完全责任。

  “脑瘫+癫痫=三级戊等医疗事故?”拿着手上有关女儿的这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王玫哭笑不得。

  据她的代理律师王金宝介绍,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三级戊等医疗事故系指“器官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微功能障碍,无护理依赖,生活能自理”,怎么会是这个结论?

  王金宝说,在现有的医学水平下,脑瘫是不可能完全治愈康复的,彻底治愈癫痫的希望也尚未实现,临床上所谓的治愈也只是在坚持服用药物的情况下,控制其发作的频率,亦即癫痫病人存在终身的医疗依赖。为此,他们向法院申请再次鉴定。

  去年4月,在法院随后委托北京的一家鉴定中心对王玫孩子的法医学鉴定中,鉴定结论肯定了王金宝的看法:“王玫孩子需一人陪护,需长期服抗癫痫类药和脑神经营养类药物。”

  对此,被告医院认为,对王玫的诊疗过程符合医学常规,不存在任何过失或者过错,而对王玫的女儿,就应根据三级戊等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进行处理,并以此计算残疾生活补助费,“至于王玫提出重新进行鉴定,我们认为没有必要。”

  在责任基本明确的情况下,被告医院与王玫在法院的组织下,达成了和解方案:医院一次性支付王玫及其女儿医药费、营养费、后续治疗费等50.5万元;王玫及其女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

  2007年12月18日,法院出具的这份调解书为这起纠缠近5年的案件画上了句号,然而案件外,王玫仍需面对孱弱的身体、残疾的女儿以及支离破碎的家。

(责任编辑:龙彩霞)

2008-02-20 14:24:00浏览4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邬喆斌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母婴传播乙肝的症状
乙肝一般指的是慢性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慢性乙型肝炎的症状一般有食欲减退、皮肤发黄、肝区疼痛、腹胀、腹泻等,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食欲减退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如果患者在怀孕期间感染了慢性乙型肝炎,可能会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导致胎儿出现肝功能损伤的情况,从而引起食欲减退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2、皮肤发黄 此外还会导致婴儿皮肤出现黄的症状,主要是因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血清胆红素升高,从而出现皮肤发黄的症状。 3、肝区疼痛 如果患者感染了慢性乙型肝炎,可能会导致肝脏组织受到损伤,从而引起肝区疼痛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片、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片、维生素B6片等营养肝脏的药物进行治疗。 4、腹胀 如果患者感染了慢性乙型肝炎,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异常,使胆汁的分泌减少,从而引起腹胀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腹胀的情况。 5、腹泻 如果患者感染了慢性乙型肝炎,可能会导致肝功能下降,使肠道内的有益菌减少,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从而引起腹泻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玉米、红薯等,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腹泻的情况。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睡眠,减少熬夜。同时,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母乳喂养怎么避免母婴传播
母乳喂养可以通过健康筛查、保持正确的喂养姿势、合理安排哺乳时间、避免混合喂养、及时断奶等方式来避免母婴传播。1、健康筛查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母亲应该遵医嘱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乙肝两对半、HBV-DNA等,以确保自身没有感染乙肝病毒等传染病。如果有感染,母亲应该及时进行治疗,并在治愈后再进行母乳喂养。2、保持正确的喂养姿势在母乳喂养时,母亲应该保持正确的喂养姿势,避免乳头或乳房被婴儿咬破或擦伤,以减少血液或乳汁中的病毒进入婴儿体内的机会。同时,母亲在喂养前应该彻底清洁乳头和乳房,避免细菌的传播。3、合理安排哺乳时间如果母亲感染了乙肝病毒等传染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哺乳时间,避免在传染期内母乳喂养。一般来说,乙肝病毒感染者在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大三阳转小三阳等情况下可以母乳喂养,但仍然需要避免在病毒复制活跃期进行母乳喂养。4、避免混合喂养在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该尽量避免混合喂养,即用奶粉等替代母乳。如果必须使用奶粉等替代品,应该使用经过严格消毒的奶瓶和奶头,以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5、及时断奶如果母亲在喂养期间出现发热、乳房疼痛等症状,可能是乳腺炎等疾病的征兆,此时应该及时断奶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如果母亲在喂养期间感染了传染病,也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断奶并进行相应的治疗。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等来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此外婴儿也应注意自身的保暖情况,根据天气增减衣物。若母亲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