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药品回扣的钱来自哪里?

  我国现在有多少药厂?我们可以问一下周围的人,只要处在一个中型城市,所在的地区至少有一到两个药厂。药厂之间竞争激烈,而药价一旦由物价局定下来就不能随意更改,药厂只能通过药品回扣来增加销量,而在医院直接接触医生的医药代表如果不能把药品回扣交到医生手里,就说明其业务能力有问题,就可能被解雇(医药代表和药品地区代理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劳务合同,医药代表的工资来自于每月300-400的底薪和药品销量的提成)。药品回扣能不能不拿?答案是:拿不拿不是由医生决定的!你不想拿,药商会想尽办法用各种方式塞到你手里。

  中国目前的药品销售方式,在药厂到医院之间有这样一种销售结构:公司形式的总代理,其下是片区代理如华中区、华东区、华北区等等,再下是省级代理,再下是和医生直接接触的医药代表。所有这些人的工资和各种费用以及公司的利润均来自于药品的医院进价和药商在药厂提货价之间的差价。部分药厂有自己的销售公司,但其销售网络也并非覆盖全国的,一般有近一半的药品销售是通过上述独立的公司网络销售,并且销售公司的利润往往占药厂总利润的一大半。可以这样算一笔帐:每100元的药品,有23元给了药厂,20元给了医院,10-12元给了医生作为药品回扣,其余的45-47元进了销售公司的口袋。所有这些当然是由病人付账!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奇怪的销售结构呢?每种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原因。有药品回扣的药能不能不开?这也不是医生想不想开的问题,可以说现在医院里的药品绝大部分都有回扣,新药几乎是百分之百有回扣,药品回扣是药厂扩大销量的唯一法宝。当医生你不可能不开药,更不可能不开新药,只要医生一开药就不可避免和药品回扣扯上关系。能不能不开新药只开老药?不行!为什么?因为医疗是门不断发展的科学,而且是在飞速发展的科学,必须不断的尝试应用各种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才能跟上现代医学的发展。有几个临床医生敢说他半年不看新的专业资料?已经60多岁都退休老人,还是每天晚上看各种专业期刊,自己掏钱买新的专业书籍。所以有人说学医这一行是干一辈子、学一辈子、写一辈子。更何况现在医生的晋级评定中专业论文的发表是一个很关键的考核指标,不使用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就不可能写出新的专业论文,没有足够的文章就不可能晋升,工资、待遇都会受影响,更会被医院和同行看不起。

  很奇怪的是,现在医疗行业里评定一个医生是不是有本事,不是看他治好了多少病人、有多高的治愈率,也不是看他为病人省了多少钱、为社会作了多少贡献,而是看他发过多少文章、为医院创造了多少效益。再者,有几个病人没在医生面前要过新药,以及所谓特效药?病人去看病,如果医生只给他开老药,他会认为医生不好好给他治疗,或者认为这个医生没本事只会用老药,这不是医生的面子问题,要知道一个医生在病人中的知名度来自于病人的口碑。

  不可否认,医院里确实有一些医生把药品回扣看得很重,为了药品回扣作出昧良心的事,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一个只注重药品回扣的医生必然会被同行看不起!绝大多数医生都是对病人负责的!毕竟,那是一个生命放在你面前,那是病人的信任放在你面前,当一双双渴求的眼睛看着你时,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无法回避自己的良心!除非不是人,而我也确实要骂那些少数只注重药品回扣的医生不是人!本人在6年的临床工作经历中,看到的绝大多数医生给病人治疗时根本没想到过药品回扣的问题,绝大多数医生更没有计算过开这样一张处方将会得到多少药品回扣,想到的只是怎样弄清病情和病史,怎样确诊,确诊前应该怎样治疗,确诊后应该怎样拟定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的拟定也都是根据病人的病情,根据病人的经济条件。国内的医院普遍采取三级查房制度,具体负责病人的是住院医生和主治医生,住院医生有主治医生每周三次以上的查房检查病历,主治医生上面有主任医师每周一到两次查房检查,不恰当的治疗方案和用药也许可以瞒得过病人,但瞒不过上级医生。具体用药的选择也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经济条件,病情需要且经济条件好一点的,适当用新药,但必定是同等疗效中副作用最少、最便宜的。请注意,副作用这一条是放在价格的前面。每个医学生在刚进入临床时都知道这样一个药物选择的规则:病情第一、副作用第二、价格第三。记得我工作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病人是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膜炎,高热、腹痛,血象很高,经济条件还可以。开始用氨苄青霉素疗效不好,当时我听说头胞噻圬钠刚降价为8元多一支,就给他开了每天用4g,第二天主任知道后把我臭骂了一顿,说我滥用药,因为他还以为这个药是40多元一支,我只能打电话给药房让药房跟他说明价格变了。

  确实,有少数医生把药品回扣看得很重,但那毕竟只是少数,如果你指着每个医生都骂他为了药品回扣开药,那只会让大多数勤勤恳恳负责的医生寒心。每次看到媒体上的一些报道,总是感到寒心和伤心,真的为那些负责的医生寒心,也为少数不负责的医生毁坏了医生的形象伤心!

  另一方面,每个找医生看病的人,当着医生的面都会或多或少的说一些什么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什么的,但是有几个人真正心里这样想呢?现在中国医生的地位已经被骂得一钱不值了! 工人是修机器,而医生是在修人。修机器一次不行还可以重来,实在修不好可以报废,而医生治病必须要一次成功,生命没有第二次机会,虽然医疗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每种疾病都一次治好,但提高确诊率和治愈率是每一个医生提高专业能力的目标。

  也正是因为这样,每个医生都在不断的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所以说学医这一行是干一辈子、学一辈子。学医这一行在精力上的劳累是远远超过很多行业的,上班时,需要认认真真面对每一个病人;下班后还要惦记着病人的病情变化,还要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当医生没有一个完整的休息日,每天至少要到病房察看一次,周一到周五早上7点多钟马路上上班的人总是很多,而周六和周日早上同样的时间马路上总是比平时要安静的多,当其他人还在睡懒觉时,医生必须按时爬起来去查房。值夜班时,没重病号的科室的医生还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但也是1、2点以后,早上六点多就要起来巡视一下病房,并准备8点钟的交班,然后查自己管的病房,开当天的医嘱,10点半以后才可能离开病房。而有重病号的科室医生几乎是通宵不眠,实在困很了就抽烟、喝浓茶、最多趴在办公桌上打个盹,还得时时惦记着重病号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病情加重必须立即进入清醒平静的战斗状态。而不在病房值夜班的上级医生也不轻松,只要电话一响必须马上赶到科室。

  事实上,很多值班的上级医生经常在晚上要到病房里看一看重病号才回家休息。住院医师基本上每3-4天有一个夜班,象这样倒班至少要5-6年,而有些科室由于医生少,连副高都要倒班,也就是要倒班十年。外科医生的辛苦更不用说,手术台上一站少则3-4个小时,多则十几个小时,还得全神贯注,不能有丝毫疏忽,一周至少四台手术,下了手术台,唯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找个地方坐一下,抽根烟,但是不行,必须立刻去病房看看病人的术后情况。一般的医院除了探亲假外,每个医生每年只有4-7天的假,没几个医生用这个时间出去旅游,大多数都在家休息。干了一辈子医生的老人现在退休了坐专家门诊,每周一次专家门诊,每个病人挂号费8元,个人可以得到2元。你觉得这多不多?他们能有多少回扣可拿呢?

  现在的媒体宣传产生了一个怪圈:病人越来越不相信医生,医生越来越不敢尝试新的治疗方法,医疗水平得不到提高,又使病人越来越不相信医生。医患双方的关系不同于其他的行业,必须建立在一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如果病人抱着一种不相信医生的先入为主的态度去看病,那他会发现越是看的医生多,不可相信的医生越多。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梅一多)

2008-01-03 15:02:00浏览13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女人闭经后干涩怎么办
女性闭经后干涩的问题可以通过生活习惯调整、饮食改善、药物治疗等来改善。女性闭经后干涩,通常指的是更年期女性在月经停止后出现的阴道干涩症状。这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阴道壁组织变得干燥、薄弱,失去弹性,进而引发干涩、疼痛、性交困难等不适症状。1、生活习惯调整:女性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以及合理的性生活频率。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代谢水平,有助于改善阴道干涩症状。同时,性生活时可以适当使用润滑剂等方式,以减轻干涩带来的不适。2、饮食改善:此类女性患者应增加富含雌激素的食物摄入,如大豆、豆浆、豆腐等豆制品,以及花生、葵花籽等坚果类食物。这些食物中的植物雌激素可辅助补充一些体内雌激素。此外,还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黄瓜、西红柿、香蕉等,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3、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雌激素替代疗法通过补充外源性雌激素,提高体内雌激素水平,从而促进阴道黏膜的生长和分泌,改善干涩症状。常用的雌激素药物包括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雌激素替代疗法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带来的风险。针对女性闭经后干涩的问题,建议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妇科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果阴道干涩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一般女人多少岁停经
一般女人停经年龄在45-55岁之间。这一年龄段是基于大多数女性的生理发育规律和临床统计得出的,但个体之间会存在一定差异。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女人一般在45-55岁进入绝经期,这意味着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月经周期开始变得不规律,直至最终停经。不过,遗传、营养状况、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某些疾病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绝经年龄。例如,长期吸烟的女性可能会使绝经年龄提前,而营养均衡、生活规律的女性,绝经年龄可能相对较晚。除了自然绝经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会导致女性提前或延迟停经。如手术切除卵巢、患有某些影响内分泌的疾病等,可能会引起提前停经;而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或者长期服用某些激素类药物,可能会使停经年龄延迟。另外,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对月经周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停经年龄。此外,一些疾病和治疗,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卵巢手术、放疗或化疗等,也可能影响停经的时间。对于处于围绝经期的女性,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以预防骨质疏松;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维持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身体的变化,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理和治疗。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人宫颈病变是什么意思
宫颈病变是指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及癌前病变)、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其并不等同于宫颈癌,但部分病变存在癌变风险,需引起重视。宫颈病变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尤其是高危型HPV,如16、18型。此外,性活跃、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16岁)、性传播疾病、吸烟、慢性炎症、激素水平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也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宫颈病变的症状通常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白带增多、性生活后接触性出血、下腹腰骶酸胀坠痛等。宫颈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等方法。宫颈细胞学检查可发现宫颈上皮细胞的异常变化,HPV检测则可明确是否存在高危型HPV感染。阴道镜检查可直观观察宫颈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并在可疑部位取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程度。宫颈病变的治疗方法因病变程度而异。对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部分患者可自然消退,建议每6个月复查一次,若随访过程中病变发展或持续存在2年,则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冷冻或激光治疗等。冷冻治疗(也称冷冻消融术)是利用液氮或氩气产生的极低温度来杀死异常细胞,破坏宫颈病变部位的细胞,阻止其发展为癌细胞;而激光治疗则是通过高能量激光束汽化或切除病变组织,同样用于去除宫颈上的异常细胞。对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原位癌,通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等手术治疗,手术的作用是通过高频电流切除宫颈上的病变组织,以达到治疗病变、预防癌变的目的,患者应遵医嘱做好术后护理。建议遵医嘱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这是早发现宫颈病变有效手段。同时,患者应注意性生活卫生,固定性伴侣,避免过早性生活、多性伴等高危行为,预防HPV感染。
刘琴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女人得了性疾病可以治好吗
性疾病是主要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传播的一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包括淋病、衣原体感染、艾滋病、尖锐湿疣等。如果女人得了性疾病但发现及时、治疗规范,通常是可以治好的;而一些已发展至严重阶段或引发难以逆转的严重并发症的性疾病则难以完全治愈。以淋病为例,该疾病是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如果能在早期及时诊断,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使用抗生素治愈。常用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大观霉素,能有效抑制淋病奈瑟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杀灭病原体。一般经过规范治疗,症状可在短时间内消失,细菌检测转为阴性。衣原体感染引发的性疾病,如沙眼衣原体导致的宫颈炎、尿道炎等,遵医嘱使用多西环素、阿奇霉素等药物,也能较好地控制感染,使身体恢复健康。这些性疾病在早期,病原体尚未对身体造成严重、不可逆的损害,及时干预治疗效果显著。某些性疾病难以完全治愈。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致,目前可以通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等多种药物联合,可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但无法彻底清除体内病毒,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若艾滋病发展到晚期,出现严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如肺孢子菌肺炎、卡波西肉瘤等,治疗难度极大,预后较差。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虽可通过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去除疣体,或遵医嘱使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药物辅助治疗,但病毒容易潜伏在皮肤黏膜中导致疾病复发,难以彻底根治。建议女性保持健康的性行为,固定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降低性疾病感染风险。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牙刷、注射器等可能引起血液接触的物品。女性在性生活前后,应注意清洗外阴。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性传播疾病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治疗。若怀疑感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