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脾阳虚感冒的治法与主治方剂有哪些?

  主治方剂选用如下:

  (1)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由小建中汤加黄芪组成。小建中汤即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桂枝汤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温阳祛风。饴糖合桂枝,甘温相得,温中补虚。饴糖、甘草合芍药,甘苦相须,和里缓急。黄芪,补气固表,抵御外邪。全方共奏温中补气,缓急止痛,调和营卫的功效。治疗脾阳不足外感风寒的感冒颇为适宜。

  (2)桂枝人参汤 即理中汤加桂枝。理中汤以温补脾胃之虚寒为特长。方中人参温补脾胃之阳气为君药;干姜温脾阳祛虚寒为臣药;白术健脾益胃为佐药;炙甘草益气补中为使药。增入桂枝之辛温,意在温经散寒调和营卫。仲景用此方治疗外证未除、协热而利的表里不解者。即既有脾胃虚寒的下利不止,又有恶寒发热、头身痛的表证不解。实为治疗脾胃虚寒感受风寒的对证方药。

  (3)理中汤加味 清代吴坤安在《伤寒指掌》中说:“凡见腹痛,吐利交作,脘闷不食,六脉沉细,或伏,舌胎黑滑,或白滑,口不渴饮,此为太阴感寒本病也,当以理中汤为主治。”上述症状,乃脾胃阳虚,水湿不化而致。治当温中阳,运水湿。理中汤为正治之方。兼外感加苏叶,腹胀加厚朴,食不消加青皮、陈皮,呕吐加公丁香、藿梗,泄泻加木香、木瓜。

(责任编辑:龙彩霞)

2007-12-26 14:00:00浏览6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脾气虚和脾阳虚的区别是什么
脾气虚和脾阳虚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病原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注意事项不同、预后效果不同等方面。 1、发病原因不同 脾气虚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劳逸失度、久病体虚等原因导致。而脾阳虚主要是由于经常吃生冷寒凉的食物,或者是自身存在脾肾阳虚的情况,导致温煦功能下降引起的。 2、症状不同 脾气虚的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腹胀、肢体倦怠等症状,而脾阳虚的患者会出现腹部冷痛、怕冷、四肢冰凉、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症状。 3、治疗方式不同 脾气虚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具有补脾胃、益肺气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而脾阳虚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等具有温补肾阳之功效药物进行治疗。 4、注意事项不同 脾气虚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吃生冷寒凉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而脾阳虚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凉,同时还需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5、预后效果不同 脾气虚经过积极治疗一般预后效果较好。而脾阳虚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预后效果可能会比较差。 此外,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如有不适,应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武志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孩脾阳虚的症状及调理
小孩脾阳虚的症状主要包括面色萎黄、手脚冰凉、食欲减退、大便稀溏、精神状态差等,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来改善。1、面色萎黄脾阳虚还可能会导致气血生成不足,出现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等症状。可以遵医嘱口服健脾生血颗粒、八珍颗粒等药物治疗。平时可以吃猪肝、瘦肉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调理。2、手脚冰凉脾阳虚会导致脾胃功能下降,使身体内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出现手脚冰凉、身体发凉等症状。可以使用热水袋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适当运动的方式来促进血液循环,比如跑步、跳绳等,对病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3、食欲减退脾阳虚的小孩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的情况,此时会影响正常的饮食,出现食欲减退、不想吃饭等症状。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小孩吃山药粥、小米粥等食物,同时也可以适当吃黄瓜、菠菜等食物,能够补充体内所需要的维生素。4、大便稀溏脾阳虚的小孩,还有可能会导致大便发生改变,会出现大便不成形、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大便颜色发生改变。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小孩适当食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调理,能够起到健脾益气的效果。5、精神状态差如果小孩脾阳虚的情况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精神状态受到一定的影响,容易出现失眠多梦、精神不振等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小孩服用醒脾养儿颗粒、四磨汤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需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以免影响小孩的正常睡眠。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做好小孩的保暖工作,避免受凉,还需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