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疾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疾病 > 老年疾病

关注过劳死

举报/反馈
2007-12-26 13:59:00《中老年保健》

  过劳死的概念

  所谓“过劳死”,就是人们正常的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被破坏,总是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中,使身体始终处于亚健康状态,积劳成疾,导致血压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变化,使机体不能承受超强度的劳动而致死。

  哪些人更应加以防范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加上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人们面临很大的精神压力,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比比皆是,这是过劳死的外部原因;不能珍爱生命,不善于调节生活,不关注身体状况,生物钟紊乱是过劳死的内部原因。陈逸飞常常连续几日不休不眠地工作,长期过度精神紧张,整个身心处在应激状态,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病,平时诊治又不及时,再加上他患有肝病,终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英年早逝实在令人惋惜,这种情况在知识界、演艺界、企业界并不是个别现象。北京去年对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群体的平均死亡年龄从10年前的59岁,下滑到53岁。2004年有多名精英因过劳而死亡,如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麦当劳全球总裁坎塔卢波,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前些日子四天内清华大学先后两名中青年拔尖人才也因过劳而死。

  所以,生活压力大、事业心太强、事事追求完美、工作中的“拼命三郎”这一类人,尤其要对过劳死加以防范。

  远离过劳死的6点建议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那么如何预防和远离过劳死呢?我们提出以下6点建议,供中老年朋友参考。

  不要透支体力和健康当我们长时间加班加点工作时,就会感到心力不支,烦躁郁闷、睡眠欠佳、食欲下降等。这时疲劳是一种信号,提醒我们身心已经超过正常负荷,应该适度休息。

  长期废寝忘食地工作,会使体内产生很多毒素,有些毒素会随着血液进入大脑,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这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还会诱发疾病或使原有疾病进行性加重,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溃疡病的中老年人,对这种身体的疲劳信号更要有所警觉。

  修身养性,永葆心情舒畅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一个人处于抑郁焦虑、苦闷烦恼的时候,他的血压就会波动,机体的免疫能力就会降低。人在情绪低沉、压力较大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疲劳,严重时则导致过劳死。因此,要防止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就必须善于调节情绪,保持心胸豁达、兴趣广泛、善与人沟通交流,做一个乐天派。修身养性是防止疲劳的精神良药。

  坚持体育锻炼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给人们带来一些“社会文明病”(如七高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体重、高胰岛素抵抗、高血黏度)和一些现代综合征(如“高楼综合征”、“假日综合征”、“飞机经济仓综合征”、“办公室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等等。人如果长时间静止不活动,最容易产生疲劳感。合理的运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推迟神经细胞的衰老,起到延年益寿、防病抗癌的良好功效。

  合理调整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止过劳死的重要手段。平时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少吃油腻和不容易消化的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油菜、豆芽、黑木耳、苹果、橘子等;忌烟、酒。

  健康检查注意定期或不定期身体健康检查,是中老年人防病的关键环节。在北京一项历时3年的健康调查发现, 35~55岁的人群中有一半以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事业心特别强,被称为“拼命三郎”、“工作狂”,根本不注意检查身体,有病就扛着。另一方面,有些疾病的表现很隐蔽,不像教课书里描写的那样典型,所以我们更得提高警惕,比如急性心肌梗死,会有一些不典型的胸疼,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更得密切观察,适时到医院检查,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各种前兆。

  有病早治一些中老年朋友可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溃疡病等疾病,在疾病早期阶段可能症状并不明显,思想上难免马虎,结果误微疾为沉疴。陈逸飞的逝世就和他平时不注意保健有很大关系。他曾经有过一次胃出血,后又胃穿孔,每次病情稍一好转就玩命般地投入工作,结果酿成悲剧。一般来说,精神紧张、饮食没有规律、嗜好烟酒的人,很容易患溃疡病。但早期检查,早期治疗,溃疡病是可以康复的。所以,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早阻断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恶性循环,是防止过劳死的重要措施。

  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让我们从亚健康状态解脱出来,人人关注过劳死,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体魄面对各种挑战,创造美好未来,拥抱灿烂的明天。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任子宇)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