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老年肺炎,预防很重要

  老年肺炎为何难治

  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病率是青年人的10~20倍。老年人肺炎非常难治,是由于老年人肺炎感染的细菌常常比较复杂,致病细菌对一些常用的抗菌药容易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因老年性肺炎的死亡率极高。有资料显示,80岁以上老人的死亡病因肺炎为第一位。

  老年肺炎症状多不典型,易发生漏诊、错诊。据文献报道,病理证实为肺炎但临床未能诊断出的“漏诊率”为3.3%~61.4%;而临床诊断为肺炎但无相应病理所见的“错诊率”为10.8%~39.3%。因此,症状不明显也是造成老年肺炎难治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年肺炎的常见类型及危害

  老年肺炎的常见类型:1.吸入性肺炎;2.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3.支原体肺炎;4.终末期肺炎;5.医院获得性肺炎。

  老人年老体弱,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流感而并发肺炎,加之老年人各脏器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免疫球蛋白A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所以极易患呼吸道感染而继发肺炎。而且老年人潜在疾病和并发症多,如许多老年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贫血病、糖尿病、心脏病或肿瘤等慢性疾病,这也让他们常易继发肺炎。而老人一旦患了肺炎又极易使原有的疾病发作或加重,甚至出现休克呼吸衰竭和多器官衰竭等危重情况。

  老年肺炎有何特点

  老年肺炎早期症状常常不典型,发病时畏寒、发烧等症状可能不明显,甚至没有烧、咳嗽、胸疼及咳痰等主要症状。有些患者仅出现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能够忍受而不易描述的症状,作血白细胞化验也不见增高,以致不能及时就诊或发生漏诊误诊。还有的患者很快进入昏迷状态,难以明确诊断。加之老年肺炎早期胸部可没有叩诊浊音和听诊罗音体征,仅在深呼吸时出现罗音,所以,老年肺炎主要以X胸片来明确诊断。

  因此,家中一旦发现老年人精神萎靡、食欲不佳、呼吸困难、发烧咳嗽,要及早送医院就诊治疗。对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老年患者,不仅要仔细检查腹部,而且要对全身作全面细致的检查,尤其重视对心、肺的检查。

  老年肺炎如何治疗

  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及耐药菌的产生,是治疗老年肺炎的“窍门”。在治疗中,应掌握好以下原则:

  1.要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和副作用。

  2、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状态合理用药。老年人因血浆白蛋白减少,肾功能减退,肝脏酶活力下降,用药后血药浓度较青年人高,半衰期延长,容易发生毒副作用,故用药量应适量减少,大约应为成人用药量的50%~70%。此外,用药时还应考虑肾功能情况,慎用氨基糖甙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小诺霉素、大观霉素等。

  3、老年人因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时间长,肠蠕动减弱,容易影响药物的吸收,对中、重症患者,应采用静脉给药为主,待病情好转后改口服。

  4、及早进行病原学诊断,根据致病菌及药物敏感度测定结果,选择用药。

  5、制定给药方案及疗程。因老年人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故给药方法、途径选择要适当,用药时间应长,防止反复。

  6、因老年人易发生菌群失调、伪膜性肠炎、二重感染,所以治疗中应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7、熟悉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增加毒副作用。

  由于老年人体质较弱,在治疗中应加强营养,可同时应用中药以扶正祛邪,改善症状,增强抗生素的疗效。如应用中成药百令胶囊、六味地黄丸、祛痰止咳颗粒、养阴清肺糖浆等。

  怎样预防老年肺炎

  预防老年肺炎的“窍门”,应抓住以下几点:

  1、加强室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增加肺活量,合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平时多吃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做到饮食均衡、营养充足。每天要多饮水,以利痰液排出。

  3、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或大气污染严重的环境,最好戒烟。

  4、积极治疗慢性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患者。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应经常变换体位,拍背排痰,以免发生坠积性肺炎。

  5、室内应保持通风换气。

  6、要根据气温变化合理增减衣服,切勿受凉。

(责任编辑:辜毅)

2007-12-26 10:22:00浏览11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万钧
精选
万钧主任医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去咨询
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呼吸系统疑难危重症。擅长诊疗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各种病因(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风湿免疫病)相关肺动脉高压、肺栓塞、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部结节。研究方向为肺动脉高压等肺血管疾病、肺栓塞。
王光海
精选
王光海主任医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去咨询
掌握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专注于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等肺血管疾病的诊治,2021年于中日友好医院系统学习肺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擅长肺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熟练掌握了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造影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等。在肺癌、肺部感染性疾病、发热,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呼吸衰竭、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等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蒋进军
精选
蒋进军主任医师呼吸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去咨询
各种肺栓塞、各种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慢性呼吸衰竭、呼吸机、肺泡蛋白沉积症、免疫抑制宿主肺部感染、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治
查看更多呼吸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樊小娟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老年白内障术后视力多少正常
老年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因个体差异而异,通常术后视力可显著改善,但具体视力水平取决于术前眼部状况、手术效果及术后护理。大多数患者术后视力可达到0.5以上,部分患者甚至可恢复至1.0或更高。然而,若术前存在其他眼部疾病如黄斑变性、青光眼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白内障手术通过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体,恢复光线进入眼内的通路,从而改善视力。手术效果通常较好,术后视力改善明显。然而,术后视力恢复不仅取决于手术本身,还与人工晶体的选择、角膜曲率及眼底健康状况有关。例如,选择多焦点或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可能进一步提高视力,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术前眼部健康状况是影响术后视力的重要因素。若术前存在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视神经萎缩等疾病,即使白内障手术成功,视力恢复也可能受限。此外,角膜瘢痕、高度近视或弱视等问题也可能影响术后视力。因此,术前需进行详细检查,评估眼部整体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和预期目标。术后护理和复查对视力恢复至关重要。术后需按医生指导使用眼药水,预防感染和炎症,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可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如后发性白内障、角膜水肿或人工晶体移位等,确保视力稳定恢复。若术后视力未达预期,需进一步检查原因,必要时进行二次手术或其他治疗。建议患者在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预期效果及可能的风险。术后严格遵循医生指导,做好护理工作,定期复查以确保视力恢复。若术后视力未达预期,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通过科学治疗和规范护理,大多数患者术后视力可显著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孟洁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白内障术后多少天能洗澡
一般恢复良好、切口顺利愈合无异常的患者,白内障术后7天左右可洗澡;若恢复慢、有并发症,可能需推迟至14天或更久。此外,手术方式、个人身体状况等也可能会影响洗澡时间。一般来说,如果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眼部切口愈合顺利,且没有出现红肿、疼痛、渗出等异常症状,那么大多数患者在术后7天左右就可以洗澡。然而,也有部分患者由于切口恢复较慢,或存在其他并发症,如感染、眼压升高等,洗澡时间可能需要适当推迟,甚至可能需要等待至术后14天或更长时间。此外,手术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洗澡时间。传统的白内障手术切口相对较大,恢复时间较长,洗澡时间可能需要14天左右。而采用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等微创手术方式,由于切口较小,恢复较快,洗澡时间可能会相应提前。除了术后恢复情况和手术方式外,洗澡时间还受到患者个人身体状况、眼部症状以及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较好,免疫力较强,术后恢复往往较快,洗澡时间也会相应提前。反之,如果患者身体较弱,或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恢复速度可能会较慢,洗澡时间需要相应推迟。同时,如果术后眼部仍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如刺痛、畏光、视力模糊等,说明眼部还在恢复中,此时不宜洗澡。只有当这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后,才能考虑洗澡。在洗澡时,建议患者要注意保护眼部,避免水或沐浴露等进入眼内,以免刺激眼表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眼过度,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复查,以确保术后顺利恢复。
樊小娟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轻微白内障该怎么治疗
轻微白内障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日常护理、药物治疗以及必要时的手术治疗,建议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针对性治疗。1、日常护理:外出时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还要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手机、电脑等,定期让眼睛休息,防止眼疲劳。此外,对于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应积极控制病情,因为高血糖会加速白内障的发展。2、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如白内停滴眼液、卡林优滴眼液、苄达赖氨酸滴眼液、吡诺克辛钠滴眼液等,这些药物能够延缓白内障的进展,尽量保持现有的视力水平。此外,还可以遵医嘱口服障眼明片、明目羊肝丸等药物,这些药物能够改善眼部营养状况,辅助延缓白内障的发展。3、手术治疗:当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无法有效改善视力时,应考虑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这些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手术时机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建议白内障患者日常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和眼睛的恢复,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此外,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一般每3-6个月检查一次,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出现视力突然下降、眼痛、眼红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孟洁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白内障手术有几种方式
白内障手术主要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摘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等。白内障是指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所导致的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式,通过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来恢复视力。1、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这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其通过在角膜缘做一个小切口,伸入超声乳化探头,利用超声波将混浊的晶状体核粉碎成乳糜状,然后通过抽吸系统将其吸出,最后植入人工晶状体。该方法切口小,术后恢复快,散光小,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适用于大多数白内障患者。2、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摘除术:此方式借助飞秒激光完成手术中的关键步骤,如制作切口、环形撕囊和晶状体核破碎等。飞秒激光具有高精度、高安全性的特点,能够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尤其适合对手术效果要求较高、角膜散光较大或晶状体核较硬的患者。3、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手术时在角巩膜缘做切口,打开晶状体前囊,将晶状体核和皮质取出,保留晶状体后囊膜。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且为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白内障,特别是晶状体核较硬的患者,在一些情况下仍是一种有效的手术选择。4、白内障囊内摘除术:该手术是将整个晶状体包括囊膜完整摘除。通常采用大切口的方式,娩出晶状体。由于这种方法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如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目前已较少应用,仅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晶状体脱位等,才会考虑采用。对于白内障患者,建议在出现视力下降等症状时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身体状况、白内障类型和程度、眼部结构等,综合评估并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同时,患者在术前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做好眼部清洁和准备工作,术后要遵医嘱按时用药,如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等预防感染,还要定期复查,以确保手术效果和眼部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