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狂吞维生素 小心伤害了自己

  美国专家建议人们增加营养补充,同时提醒人们

  狂吞维生素小心害自己

  雷·D·斯全德,医学博士,从医30余年。在过去的7年里一直专注于营养药物(营养补充品)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并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和荷兰讲授这一课题。

  斯全德的专著《处方药也杀人》、《别让不懂营养学的医生害了你》等成为《纽约时报》的最佳健康畅销书。

  独白:我们并不见得生活在营养过剩的年代

  斯全德撰文指出,氧气是生命的要素,但是氧气对我们的生存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危险。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氧化压力或称由自由基导致的细胞破坏,是超过70种慢性退行性疾病的根本原因,与钢铁生锈和切开的苹果变黄的原因是一样的。

  虽然人均寿命已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我们的生活质量还是受到这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严重影响。著名的免疫学家温特兹医生描述说,我们实际上是“活得太短;死得太长。”

  典型的美国食谱中有将近40%的卡路里都是来自脂肪,而且多数都是饱和脂肪(坏东西)。第二次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对1200名成年人和他们的饮食习惯做了评估。发现除了土豆和沙拉以外,50%的人不吃任何蔬菜。这些都是为什么我们应该在饮食之余服用高品质营养补充的强有力的论据。(楚宏)

  专访:处方药也杀人不是耸人听闻

  斯全德的著作《处方药也杀人》(DEATHBYPREscriptION)面世后受到读者追捧,并且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列。美国《真理》杂志记者马克·亚当斯对斯全德进行了专访。

  斯全德在回答提问时说,医生开给病人的药都存在潜在的危害,医生要做的就是权衡药物的危害及疗效。1998年《美国医药周刊》的一篇文章说,服用正确的药物是美国人死亡的第四大原因。而服药不当更是导致超过8万人死亡,这是美国人的第三大死亡原因。我希望人们明白,他们没必要吃那么多的药。

  很多人对医生的话100%的相信,而且他们认为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为他们的利益着想。

  实际上FDA允许一种新药上市后,他们对该药物副作用的一半都没有清楚的了解,他们不可能对所有的事情都一清二楚。副作用都是由患者发现的,我在书中称之为“庞大的医疗实验”。我希望能够唤起人们的警惕意识,能够帮到读者,哪怕只是一点点。(陈启瑞编译)

  发现:营养补充品也有毒副作用

  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特别大量的服用营养补充也会有毒副作用。让我们来看一下每种营养成分的主要毒副作用。

  维生素A

  在所有营养品中,直接服用维生素A最让人担心。成年人长期每天服用超过50万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就会中毒。如果病人有肝病的话,长期低剂量的服用也可能出现中毒。维生素A中毒的症状包括皮肤发干、指甲发脆、脱发、齿龈炎、厌食、恶心、疲劳和易怒。

  我从不建议直接补充维生素A。我们只要服用β胡萝卜素和混合的类胡萝卜素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

  β胡萝卜素:过去几年中,β胡萝卜素已经被大剂量地使用过,而且没有一例毒副作用的报告

  维生素E:维生素E有着非常好的安全记录。

  维生素C:即使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也是安全的,不过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腹胀、排气或者腹泻的症状。

  维生素D:最有可能导致中毒。多数情况下我不建议病人每天服用超过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维生素D的毒副作用包括增加肾结石的可能性。

  烟酸:(维生素B3)许多人都把大剂量服用烟酸作为一种天然的降低胆固醇的手段。大剂量服用烟酸可导致皮肤潮红、恶心和肝脏损伤。

  维生素B6:极少数有可能中毒的水溶性维生素之一。大于2000毫克的剂量可导致神经中毒的症状。

  胆碱:胆碱的耐受性非常高,虽然超大剂量(每天20克)时可以产生一种鱼腥并导致一些恶心、腹泻和腹痛的症状。

  钙:人们耐受的补钙剂量最高达2000毫克。曾经有人担心大量补钙会增加肾结石的可能性,但是最近的一次实验显示大剂量的钙实际上可以降低肾结石的可能性。

  碘:服用碘的剂量大于750毫克时可以促进甲状腺分泌。研究结果表明大量补碘可以使皮肤出现许多粉刺状的丘疹

  铁:补铁——特别是无机铁——现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担心。美国人基本上铁含量都已经足够了,继续补铁可能会造成铁质过多,有可能会增加男性心脏病的危险。

  硒:一些临床实验显示每服用400-500毫克的硒是安全的。但是我相信补硒的剂量不应该超过每天300毫克。硒中毒的症状包括抑郁、急躁、恶心、呕吐和脱发。


(实习编辑:莫景云)

2007-12-20 08:15:00浏览22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双国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全身酸痛、关节痛、头痛如何缓解
全身酸痛、关节痛、头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一般可以通过卧床休息、热敷冷敷、药物治疗等方式来缓解不适。1.卧床休息首先,出现全身酸痛、关节痛、头痛的症状时,卧床休息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缓解方式,该方式不仅可以让身体的肌肉和关节得到充分的放松。同时,也有助于减轻过度劳累或精神压力等原因引发的头痛症状。2.热敷冷敷其次,对于关节痛的症状,热敷通常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和关节周围的组织,缓解因炎症或劳损引起的疼痛。而对于头痛,尤其是因血管扩张引起的头痛,冷敷可能会有所帮助。将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额头或颈部,可以通过收缩血管来缓解头痛。但需要注意的是,热敷和冷敷的时间不宜过长,且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局部皮肤烫伤或冻伤。3.药物治疗最后,若患者疼痛症状较重,或经过上述处理方式后症状无缓解,此时则应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包括洛索洛芬钠、双氯芬酸钠等,该类药物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降低痛觉感受器的敏感度,以此来达到镇痛的效果。常用的肌肉松弛剂有乙哌立松、氯唑沙宗等,此类药物则是作用于脊髓部位,通过抑制神经元活性来减少疼痛的放射,对于过度疲劳或外伤等原因引起的肌肉酸痛、关节痛等症状,常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此外,患者平时还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并注意均衡饮食、劳逸结合。同时,建议患者积极明确引发上述不适症状具体原因,以排除可能潜在的其他问题。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头痛、发热、呕吐、浑身无力怎么办
头痛、发热、呕吐、浑身无力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通常需要通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1.一般治疗首先,建议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此来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对于缓解发热头痛、浑身无力等症状常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建议患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呕吐、头痛等不适症状,也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患者还应保持清淡饮食、规律作息,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发热、呕吐,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出现。2.物理治疗其次,针对头痛的症状,可以通过按摩太阳穴和肩颈部位的方式来适当改善。针对发热的症状,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拭身体、贴退热贴等进行退热治疗。而针对呕吐的症状,常可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等物品热敷腹部,或按摩中脘穴、合谷穴等穴位来辅助改善症状。3.药物治疗最后,若上述症状相对较重,或经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的方式处理后,仍无明显改善,此时通常需要患者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呕吐症状常可使用甲氧氯普胺、维生素B6等药物进行治疗,头痛、发热的症状则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洛索洛芬钠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除了对症治疗外,患者还应积极明确具体病因,并进行对因治疗。若为细菌感染,通常需要使用头孢氨苄、阿奇霉素等药物抗感染;若为病毒感染,则需要使用利巴韦林、更昔洛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综上所述,出现头痛、发热、呕吐、浑身无力的症状,通常需要患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