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伙腹内长40多个肿瘤 最大重达29斤实属罕见

  其中,最大的瘤体重达29斤。卸下了“心腹大患”的小胡昨天轻松出院。中山医院外科专家表示,像小胡这样30岁不到的年轻人患上后腹部恶性肿瘤,实属罕见。

  两月间恶瘤“疯”长至足月胎儿大

  去年,小胡偶然发现腹部有一硬块。当时,硬块才拳头大小。到医院就诊后,诊断为小肠肉瘤,便接受了手术治疗。

  可没想到的是,病情非但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肉瘤反而在小胡的体内肆意“疯长”。日益“疯狂”生长的肉瘤,使得以前走路健步如飞的小胡,后来慢慢走路也身体摇晃,而且逐渐步履蹒跚,上楼梯时也双手捧腹,一步三喘,满身是汗。小胡在逐渐消瘦的同时,腹部却日渐“膨胀”起来,很快就鼓胀得如同怀孕10月的孕妇

  “生不如死”宁可以死一博

  短短两个月里,小胡腹内的肉瘤从15厘米长到了27厘米。病情日显危重的小胡在无可奈何时,却遭遇了“求医无门”的窘境。“我的病情非常罕见,很少有医生愿意冒风险!”小胡说,“自从发现手术后肿瘤复发,我曾奔走过不少医院,也看过不少专家门诊,但都因为手术风险实在太大,每次都碰到了‘软钉子’。”

  虽然一次又一次地被告知“手术风险太大,可能死在手术台上”,但年仅28岁的小胡坚持不愿放弃寻医,宁可“生死一博”。

  4小时“卸”下40多个大肉瘤

  小胡在多次遭遇“求医无门”之后,最终来到中山医院。经诊断,两个月间突然鼓起的巨瘤,竟是间叶组织恶性肿瘤。中山医院普外科专家陆维祺教授、赵纲副教授分析,对于这种恶性肉瘤,化疗和放疗都毫无效果。惟有手术,才能救人一命。尽管面对巨大风险,他们决定为其实施手术。

  据悉,像小胡这样的间叶组织恶性肿瘤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且发病率非常低。尤其是这样的年轻病人,更是少之又少。

(责任编辑:龙彩霞)

2007-12-12 10:03:00浏览6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发热,呕吐,甲流怎么回事怎么办
甲流一般是指甲型流感。发热呕吐甲型流感多考虑是自身免疫力低下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饮食不当、流行性感冒等原因导致的,建议针对具体的原因来采取合适的治疗。 1、自身免疫力低下 患者出现这种症状可能是环境污染严重、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引起的,进而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在临床上通常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营养均衡,注意休息,适当锻炼。 2、饮食不当 如果日常生活中饮食不当,吃了刺激性的食物或者饮食不洁,就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疾病,进而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通常患者会出现上述不适的症状。建议患者尽快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不良的饮食结构,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药物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不适的症状。 3、流行性感冒 患有该疾病可能是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导致病毒感染引起的,还可能是与感染者共用洗漱用品等原因诱发的,会导致机体出现病毒感染的情况。患者通常会出现胃肠道异常的情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奥司他韦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病毒、退热治疗。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可能是患有急性胃肠炎等原因导致的,若患者还出现其他明显不适的症状,则需要及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腹部闷痛发热
发生腹部闷痛发热,可能是急性胃肠炎、胆结石、消化性溃疡等因素所致。 1、急性胃肠炎 如果不小心食用变质食物,变质食物内的病菌对胃肠道等人体器官产生刺激,造成胃肠道病变,引起急性胃肠炎,导致腹痛、体温升高、呕吐等症状,可以配合医生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口服溶液等药物改善症状。同时,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胆结石 如果肝脏内分泌的胆汁长期储存于胆囊内部,无法通过胆管排出到胃肠道内参与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造成胆汁过度浓缩,诱发胆结石,导致上述不适症状。可以按医嘱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多烯磷脂酰胆碱片等药物治疗。如果胆结石体积过大,也可以通过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方法治疗。 3、消化性溃疡 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盲目使用药物、胃酸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上述因素对胃肠道内的黏膜组织产生刺激,造成胃肠道黏膜细胞受损,引起消化性溃疡,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建议配合医生使用枸橼酸铋钾片、法莫替丁胶囊等药物治疗。若出现恶性消化道溃疡,也可以通过胃大部切除术等方法。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阑尾炎等因素有关,需要做好腹部B超检测,采取合适方法改善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