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要“换肾”吗

举报/反馈
2007-11-14 18:17:0039健康网社区

  钟先生今年56岁,12年前患糖尿病,并一直遵照医嘱服用降糖药,还经常自我监测血糖,血糖基本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可最近检查尿常规时,发现尿蛋白两个加号。“难道我的肾脏又出了问题?”他急忙找到肾病科专家进行咨询,医生告诉他,这种情况基本可以确定已经合并糖尿病肾病了。

  “糖尿病肾病?要紧吗?要‘换肾’(肾移植)吗?我的生命还有多长?”黄先生惊恐地问。

  解读

  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其中糖尿病肾病(又称肾小球硬化症)最为常见,它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肾病发展到什么程度需要“换肾”

  糖尿病开始的时间,实际上也就是糖尿病肾脏病变开始的时间。糖尿病肾脏病变分为5期:第一期开始很轻,临床没有什么特殊表现,等有轻微临床表现时就已经进入到第二期甚至第三期;第二期就是临床前期肾病,常规尿、血液等检查都没有什么改变,但是通过活检会发现肾脏已经有微血管的病变。早期肾病的主要改变就是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编者按:早期肾病检查标准是尿里每分钟排出的白蛋白大于20微克、小于200微克,大于200微克就叫做临床肾病),这个改变如果处理得当,病人的病情是可逆的。这一时间可以持续很长时间(10~20年),时间长短取决于遗传、控制情况等。

  如果早期肾病控制得不好,以后就会发展为第四期,也就是临床肾病,可检测到大量蛋白尿,这一期的糖尿病肾病已经不可能完全逆转了,但还是可以控制的,至少可以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如果大量蛋白尿还未能进行有效治疗,最后就会进入第五期——临床中末肾病期,这一期肾功能的问题就出现了,我们通常查肾功能主要检查血肌酐,肌酐超过178μmol/L就叫做肾功能失代偿,再进一步超过445μmol/L就是尿毒症,此阶段就只能是透析或“换肾”了。

  什么情况需要经常检查肾功能

  据统计,病程10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有30%~40%会发生临床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临床肾病的比例为20%左右。一般来说,对于青春期以后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如病史在5年以上应定期进行尿白蛋白排泄率测定(每半年检查一次,若有异常则每月检查一次)。但2型糖尿病大多起病隐匿,很难确定患者确切的发病日期。所以,一旦诊断为糖尿病,就应常规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并保持动态观察。

  怎样预防糖尿病肾病

  即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应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有条件者应定期做24小时尿白蛋白或总蛋白测定,尤其是已有视网膜病变或高血压的糖尿病病人。其次,限制总热量摄入,长期有效地保持正常血糖水平,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环节,可以减轻或消除由于代谢紊乱而引起的肾脏损伤。还有,要做到低蛋白饮食,包括肾功能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应适当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因高蛋白饮食可增加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增加了早期糖尿病肾病病人的肾脏负担。尿素氮在25。0mmol/L以上时,应控制蛋白摄入量。另外,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头孢菌素类、各种造影剂等,同时尽量避免导尿和其他泌尿系统的器械操作,以防止泌尿系感染。

  最后要说的是,积极控制血压,可延缓肾功能的恶化。对有低蛋白血症伴浮肿的肾病病人可以在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前提下,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但必须是优质蛋白质,总热量摄入也不必限制过严,这样有利于提高血浆蛋白浓度,可减轻浮肿的程度。

(实习编辑:陈静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