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肾衰病人治疗的黎明展望

  作为医生,耳闻目睹肾衰(透析)病人所面临的种种痛苦实在是太多了。他们长年被捆绑在透析机上,没有假日,没有年节;要做肾移植,又苦于没有肾脏来源。而且以上各项需求都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目前全世界有将近90万人患有终末期慢性肾衰,预期在2010年还会翻番。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病家,还有世界各国政府的医疗保健部门都承受着巨大的负担和压力。

  尽管近40年来有透析和肾移植这样的方法用于维持病人的生存,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健康状态并不好,而且死亡率也很高。现在这些病人可以松一口气了,美国人已经利用纳米技术开发出了仿人类肾单元的滤器,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可以依据病人个体情况连续工作、可以携带、甚至植入人体的“人工肾脏”。

  肾单元是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它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二部分。美国利用纳米技术开发的模仿人类肾单元的滤器,是在一个卷筒里面安装二个膜,它们分别模仿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依次进行工作,因此在功能上成为一种可以连续工作的精巧的“人工肾脏”。滤器被计算机按每天工作12小时,每周工作7天的模式设计工作程序,肾单元滤器能提供30毫升/分的肾小球滤过率,而每周三次的传统血液透析所能提供的肾小球的滤过率只是它的一半,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肾单元滤器是一个建立在以天然肾脏功能为基础的新装置,这里不再用透析液,又增加了溶质清除率,并可为病人佩带或植入使用。治疗中的病人可以照常工作,生活不受干扰,最终将使病人不再需要透析和肾移植。这无疑会明显的改善病人预后和生活质量,成为肾功替代治疗领域的一个突破。

  据报道,在今后1~2年内将开始对人工肾脏原型的动物实验研究,紧接着就会进行临床实验,预期可能于2010年开始临床应用。所以说,可植入式人工肾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由于此装置不能够像真正的肾脏那样产生出碳酸氢盐,不能对身体的酸碱度实行有效的调节,所以接受治疗的患者需要补充碳酸氢盐。再者,用这种装置治疗的病人可能照样贫血,因为它没有天然肾的内分泌功能,不能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需要定期予以监测。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朱文斌)

2007-11-13 19:22:00浏览4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强迫症是精神疾病吗
强迫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种。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这些症状包括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其反复出现且难以控制,对个体的日常生活造成显著影响。强迫症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虽然其在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上可能与其他更为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有所不同,但强迫症患者同样经历着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异常。这些异常症状包括脑袋里不由自主浮现的不现实、不会发生的冲动想法,以及为了缓解这些想法所带来的焦虑而采取的强迫性行为,如反复洗手、清洁或计数等。强迫症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神经生物学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多方面有关。遗传因素可能使个体具有对强迫症的易感性,而神经生物学因素则涉及大脑中神经递质的不平衡,特别是与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相关的区域。此外,不良的生活事件、高压力环境等心理社会因素也可能触发或加剧强迫症的症状。对于强迫症患者,家属要给予理解、支持,避免指责,营造宽松环境。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接受专业治疗来控制疾病的发展。针对强迫症,药物治疗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盐酸氯米帕明片、盐酸阿米替林片等,其可以帮助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平衡,从而减轻强迫症状。然而,药物治疗通常需要遵医嘱进行,并与心理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提高患者应对强迫症状的能力。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NPD是心理疾病还是精神疾病
NPD,即自恋型人格障碍,既是一种心理疾病,也被归类于精神疾病范畴。NPD有着特定的诊断标准和复杂的病理机制,深入了解该疾病能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这类心理异常现象。NPD患者主要表现出过度的自我关注和自我膨胀。在人际关系中,患者对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缺乏共情能力,只把别人当作满足自己需求的工具。在家庭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对家人的情感需求置若罔闻。这种极端的自我中心和缺乏共情的行为模式,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工作和家庭生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NPD是人格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障碍,患者的人格结构存在缺陷,导致其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偏离正常。精神医学领域也将其纳入精神疾病诊断体系,因为NPD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符合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NPD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早期童年经历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可能使个体具有易患NPD的体质倾向,而童年时期被过度溺爱或过度忽视,缺乏稳定的情感支持和正确的自我认知引导,都可能促使NPD的形成。NPD的治疗通常需要长期的心理治疗。精神分析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探索潜意识中的冲突和童年创伤,理解自己行为模式的根源。认知行为疗法则聚焦于改变患者的扭曲认知和不良行为习惯,引导患者学会共情和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保持开放的心态,主动反思自己的行为。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精神病是什么病
精神病是一大类复杂的精神障碍性疾病,通常指因大脑功能紊乱,致使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出现不同程度异常的病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社交及工作能力。精神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首先遗传因素起着关键作用,部分精神病具有较高的遗传度,特定基因的突变或多基因组合异常,使得个体患精神病的易感性显著增加。例如精神分裂症,家族中有患病史的人群,发病风险相较普通人群大幅升高。另外,环境因素也可能引发此类疾病,长期处于高强度精神压力下,如职场的激烈竞争、生活中的重大变故,或是经历童年创伤等,都可能诱发大脑神经递质失衡,进而引发精神病。同时,脑部器质性病变,像脑部肿瘤、脑外伤、感染等,破坏大脑正常结构与功能,也可能诱发精神病。精神病临床表现多样。以精神分裂症为例,患者常出现幻觉,凭空听到不存在的声音、看到不存在的影像,这些虚幻感知严重干扰患者对现实的判断。妄想症状也是常见的精神病症状之一,患者可能无端坚信一些不符合事实的观念,如被害妄想,总觉得有人要害自己,整日惶恐不安;情感方面,可能出现情感淡漠,对原本亲近之人也毫无温情流露,或情绪极度不协调;行为上则多有退缩,不愿与人交往,甚至出现自伤、伤人等冲动行为。若发现身边有人出现行为、情绪、认知等方面的异常,如长时间情绪低落或高涨、行为怪异、社交退缩等,应尽早带其前往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就诊。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中医能治吗
精神分裂症中医是可以治疗的。对于打算尝试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建议务必前往正规的中医院或综合医院中医科,找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诊治。首先,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讲究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以及脏腑功能的协调。精神分裂症在中医看来,常与七情内伤、痰迷心窍、气血瘀滞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长期的情志不舒,像过度愤怒、忧愁、惊恐等,可能会导致人体气机紊乱,进而影响到心、肝、脾等脏腑功能。心主神明,若心血不足或心窍被痰浊蒙蔽,神明失养,就容易出现精神异常。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疏肝理气、化痰开窍、活血化瘀、养心安神等治法,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从而改善精神症状。其次,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了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一方面,中药在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中药具有调节神经递质、改善大脑血液循环的功效。比如,石菖蒲能化湿开胃、豁痰开窍、醒神益智,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障碍和幻觉妄想等症状有一定帮助;远志可安神益智、祛痰消肿,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失眠、焦虑等表现。另一方面,中医的特色疗法如针灸也颇具成效。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百会、神庭、内关、神门等,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节大脑神经功能,进而缓解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治疗过程中,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精神刺激,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这对病情的康复也极为重要。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