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重拳出击,击退阿司匹林“抵抗”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一处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就意味着其他血管可能已经存在相同的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初始发生在青少年阶段,但真正出现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血管性死亡等的严重后果却在中年以后。由于斑块的破裂是瞬间发生的,血栓的形成是在数十秒内发生的,所以很多病人可能多年毫无症状,却在瞬间或数十秒中突发致残甚至致死。

  那么,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直至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疾病发生的先期主要是存在导致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和糖尿病等;中期是斑块的快速增长,甚至出现心绞痛等症状;最后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大量的研究证明,具备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以及心绞痛、心肌梗塞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往往异常,表现为血小板黏附性和聚集性增强,血浆β脂蛋白水平增高(此值反映血小板释放反应增强,血小板寿命缩短,更新加快),这与粥样病变处微血栓形成有关。冠脉循环内一过性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增强是冠状动脉痉挛发作和持续存在的因素。实验表明,血小板微栓可引起暂时性微循环闭塞和组织损伤,血小板所释放的生长因子可刺激其周围的平滑肌细胞,使其大量增殖和吞噬脂质,促进粥样硬化形成,心肌小动脉内血小板聚集形成栓塞,可诱发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血小板聚集是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环节,动脉血栓的产生是心脑血管疾病恶化的主要因素。阿司匹林是目前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医生一般都会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防止栓塞。但有部分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无明显效果,即出现阿司匹林抵抗现象。据文献报道,人群中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在8%~45%之间。阿司匹林抵抗使许多动脉血栓性疾病患者未能获益于阿司匹林的保护效应,反而增加了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研究发现,阿司匹林抵抗病人在随访5年中有较高恶性结果出现,较不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的病人高危结果发生率高出1.8倍,发生心肌梗塞危险性增加2倍,心血管死亡危险性高出3.5倍。

  针对阿司匹林抵抗,目前有以下3种对策:

  1.加大阿司匹林用量,但医学界普遍认为此举不一定能增加其抗血小板的作用。此外,加大阿司匹林剂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其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水杨酸反应、严重肝损害等等,所以不推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

  2.加用具有其他作用机制的抗血小板药物,如二磷酸腺苷(ADP)抑制剂、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等,这样虽能明显增加疗效,但副作用也可能明显增加,日治疗费用也大幅增加。

  3.加用具有其他作用机制的抗血小板中成药,这是较好的选择。天士力集团的现代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具有调脂和抗氧化的功效,可以降低血黏度,降低红细胞膜渗透脆性,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与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制不同。最近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抵抗者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能明显改善阿司匹林抵抗状态,总有效率为85%,减低血小板聚集率,平均降幅为51.57%,随访9个月,未发现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未发现消化道出血病例。可见,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加用现代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对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具有很好的预防与纠正作用,可有效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二级预防。

2007-11-25 01:26:00浏览7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起床后右胸上部隐隐作痛
起床后右胸上部隐隐作痛一般是睡姿不当、过度锻炼、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导致,患者需明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睡姿不当 由于患者趴着睡或者旁边睡觉人的肢体、身体长期压迫胸口,从而就会导致局部受压,使血液循环变差,从而会出现起床后右胸上部隐隐作痛。这种情况,一般患者起床适当活动后,局部的血液循环恢复,疼痛也会缓解。患者不需特殊担心,也不需特别治疗。 2、过度锻炼 如果患者在睡前进行胸部肌肉的过度锻炼,会造成大量乳酸等代谢废物在胸部肌肉堆积,起床后引起右胸上部隐隐作痛。患者可以使用热敷的方法来减轻肌肉酸痛,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局部营养,加快乳酸排泄。另外,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以缓解疼痛。 3、冠心病 若患者起床后遇冷或遇热后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冠状动脉收缩、心肌缺血,起床后会出现右胸上部隐隐作痛,并可向后背部放射。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拜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还可以联合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的冠脉血管已经存在重度的狭窄,建议患者可以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另外,患者要保持清淡饮食,多食膳食纤维,少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高的食品。同时患者需避免剧烈活动、情绪激动和大便便秘,因为这些情况都会增加心肌需氧量,诱发心梗。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女性肚脐左侧4指隐隐作痛
女性肚脐左侧4指处隐隐作痛,可能是消化不良、局部血肿、溃疡性结肠炎等原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给予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1、消化不良精神心理因素、肠道神经功能紊乱、肠道受凉等因素,可能会导致肠道蠕动减弱,影响食物消化,从而导致消化不良,可能会导致肚脐左侧四指处疼痛。建议患者及时调整心理状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可以通过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2、局部血肿腹部局部疼痛,还可能是该部位的腹壁皮肤和皮下组织受到挤压、撞击等外伤,导致皮肤和皮下淤血水肿。可通过局部冷敷、热敷缓解疼痛,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止痛。如果局部血肿严重,必要时可以通过针刺抽吸或者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3、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因未明,可能与环境、免疫、遗传以及肠道菌群等因素有关,结肠黏膜广泛溃疡、渗出性改变,导致出现左侧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理,还可遵医嘱服用柳氮磺吡啶、美沙拉秦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还可通过肠切除吻合术等手术治疗。除以上常见因素外,也可能是肠梗阻等引起的,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地治疗。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女性右胸上方隐隐作痛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女性右胸上方隐隐作痛,可能是由于外伤、乳腺炎、肋软骨炎、胸膜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导致,需要根据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1、外伤 如果患者右胸上方受到外力撞击,会导致软组织受损,进而会出现疼痛、红肿等症状,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如果症状比较轻,可以遵医嘱使用碘酒进行消毒,若疼痛的症状较为严重,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乳腺炎 乳腺炎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会导致乳腺出现炎症反应,进而会出现疼痛、红肿等症状,还可能出现上述症状。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此时可以通过脓肿切开术、微创治疗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3、肋软骨炎 可能因右胸肋软骨部位受到细菌入侵诱发肋软骨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肋软骨部位疼痛,随着病情发展,会伴有皮肤红肿、体温升高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进行改善。 4、胸膜炎 胸膜炎是指发生在胸膜腔内的炎症,可能与感染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硝唑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而会出现上述症状。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脏搭桥手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若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