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写道;“人命至重,有贵千方。一方济之,德愈至此。”自古以来,医者便十分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在救死扶伤的实践中,把“大医精诚”奉为圭皋,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留下诸多佳话,散发出世世代代的光芒。但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拜金主义的毒苗不同程度地侵蚀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医疗行业也不能幸免。曾几何时,一些人怀着金钱至上的理念,抱着一种明哲保身的态度,他们忘却了自己的神圣使命,收受“红包”、索取“回扣”、小病大治等不正之风愈演愈烈,使往日的圣洁蒙上一层阴影,医患关系日益紧张。这不仅是医者的悲哀,更是整个行业的悲哀。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
医德缺失现象凸显
医疗服务工作是带有一定社会福利性质的公益事业,直接担负着救死扶伤,救治病人的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医疗卫生改革,将医疗服务推向市场。在金钱和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医疗机构或个人急功近利,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难题,医德医风也面临着极大的考验。目前,我国的医德医风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首先,医患关系中,双方所处的地位却不平等,掌握医疗卫生技术的医生处于“优越”的地位,加上医疗卫生行业长期以来缺乏竞争,使得部分医生的服务意识淡薄。据一项上海市的市民道德状况调查显示,医生的职业道德总评分最低,个别医护人员对病人缺乏关爱,一些医护人员对病人及其家属“惜话如金”,对病人及其家属的询问也总是爱理不理,使病人和家属怨声载道。其次,医疗卫生行业实行的是推向市场,差额补贴的政策。为了谋取更高的经济利益,部分医疗机构和医生不顾医德,采取各种不正当的手段牟取暴利,医院以药养医,医生则在药品招标和营销环节拿回扣,收受病人红包,开大处方拿提成等等,这些直接导致了百姓看病贵,以及医患关系紧张。医德医风的缺失带来了很深远的社会影响,表现在社会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患者对和医疗机构的普遍不信任,医疗纠纷事件数量大大增加。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医风医德建设缺失的现象有所发生呢?首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情况很复杂。2007年中央财政的公共卫生投入已经增加很多,但医院资金仍然缺少,很多大医院超负荷运转。正如人大代表徐秀玉说的那样,当前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着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医药费用快速上涨,严重增加居民个人负担;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不断增多等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徐秀玉认为,医疗卫生事业缺少严肃的法律规范和各级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职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其次,部分医疗工作者受到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影响,“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攻击下,变得唯利是图,单纯的将医患关系理解成契约关系和金钱交易。精神的缺失,导致一些医务工作者收受红包,接受吃请,开大处方拿回扣,甚至公开向病人索要财物,极大地扰乱了医疗卫生秩序,腐蚀了部分医疗卫生人员的灵魂,严重损害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形象。另外,部分医疗机构疏于内部管理,导致部分丧尽良心的医生有机可乘,于是就出现了部分医生院外揽活,串通医药代表,收取回扣等不道德行为。值得称道的是,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整治医疗卫生行业腐败现象的力度,一大批漠视医德医风的医疗工作者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2004年4月到11月底,全国共查处收受“红包”问题300件,229人因收受“红包”受到处罚;查处医药购销中的违法违纪案件526件,涉案金额约2371.4万元, 受党纪政纪处分357人,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78件。这极大地震慑了部分有违背医风医德行为的不法医务人员的灵魂。
医德建设势在必行
面对医疗行业种种有悖医风医德的现状,我们不能再放任自流下去了!从思想到行动,从管理到法规都要有得当的举措来加强医风建设,医风医德建设势在必行!对于如何进行医风医德建设,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黄汉腾作出了精辟的论述:
首先要加强对医德医风重要性的认识,把“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贯穿到医德医风教育中去,加强医德修养。医德是医务人员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医德修养就是医务人员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改造自己,锻炼品质,提高医德境界的实践过程。其中包括在医疗实践中所形成的情操、仪表、举止、言谈、品德等。医务人员道德境界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医疗质量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医护人员能否用高尚的医德,高度的责任感,能否代表广大患者的根本利益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的大事,因此要用高尚的道德武装“白衣天使”,摆正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位置,认识到“金钱至上”的危害性。医务人员要尊重病人的人格、意志和权利。对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要最大限度给予满足和解决。医务人员更要爱护病人,同情病人。病人在精神上、肉体上遭受着疾病的折磨,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爱护,医务人员对病人说一句温暖的话语,做一件关心的小事,送一个善意的微笑,都会使病人得到莫大的安慰。医务人员要把高尚的医德情感、医务美感和医学理智感建立在病人健康的需要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树立救死扶伤,廉洁行医,礼貌待患,时刻为病人着想的思想意识。
其次要加强医德管理,把医德建设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之中。医德管理的原则要坚持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服务态度与质量为重点,要把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献给患者,千方百计为病人着想,使广大患者满意和社会各界满意。医院要建立健全管理控制系统,在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中增强医德比例,并与评聘挂钩,强化医德责任。在综合目标考核中,加大医德含量,强化医德评价。在质量管理中,增加医德内容,培养医德意识,实现医德建设与制度管理有机融合。市中医院为了把医德医风建设抓的好,落的实,从为患者优质服务方面入手,密切医患之间的关系,缩短了医患之间的距离,体现了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满足病人的文明服务理念。
再次,必须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商品属性反映在医学伦理中,它要求建立平等的医患关系,即医务人员在对待患者的医疗服务中不应受到任何条件的制约和限制。在医疗服务中,真正的医患的平等关系的建立更主要地体现在经济关系的平等。从发展的趋势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德建设和经济效益两者统一的程度会越来越高。但从我国现阶段情况来看,二者脱节甚至背离的现象还会长期存在,医德建设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一定意义上讲,医德建设参与医院经济效益的形成,影响着、决定着医院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实施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医务人员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左右着他们的医疗行为以及伴随着经济活动。可是,因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时期中,医德建设和经济效益的长期无法达到统一则会使医德医风建设成为一项持久工作。此为“持久战”的原因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的过渡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发生了新的变化,加上一些改革措施还不够完善,因而反映在卫生行业,就会不断地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此为“持久战”的原因之二。卫生行业作风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影响,也有卫生系统内部管理体制、思想教育、制度建设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因此,卫生行业作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此为“持久战”的原因之三。所以,必须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对医疗卫生行业作风进行长期的治理,使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持久地进行下去。
另外,必须从规范管理过渡到法治,从无序走上有序。医德医风建设最终归宿是什么呢?是医德管理法制化,是依法治院,促进医院的两个文明建设。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医德是社会道德的一种,属规范的范畴,与法有所区别,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法规是从属于法律的具体规定,是某一法律的具体化。医德本是依赖舆论和信念来约束医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但在商品经济社会,舆论和信念的力量远不足抗御物质的诱惑,必须借助法的力量。美国学者亚瑟·F·索斯沃克等着的《医院管理法》说:“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学习法律是相当必要的,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重大变迁,法律的地位日趋重要,一些人略显夸张地说,法律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都是重要的。事实告诉人们,就行业而论,法律对于医务界的确变得越来越重要。许多医疗法律问题对医务界,甚至对社会都具有强有力的挑战。” 上海市卫生法律事务部张莹等着文指出,医院管理必须走上法制管理轨道,以法治院具备三个必然性:参与竞争的需要;卫生行政部门转变管理职能的需要;保障医院医务人员和就医患者合法权益的需要。随着医疗事业法制化管理的逐步完善,医德立法管理势在必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一方面,强调道德管理,强调规范管理。社会主义的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类社会规范,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两者的范围不同,实施的手段也有很大区别。两者如同人的两条腿,缺一条腿则这个人就站下稳,单纯搞医德教育而缺少医德立法,是独腿行走的瘸子。另一方面,强调以规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医院管理。从性质上看,此种管理规范是纪律而绝非法律规范,其效力也只及于制定规范的组织内的全体成员。以法治院是由国家将医院的管理医德行为规范等制度化、法律化,并严格依照法律进行医院管理,以国家强制力为其根本特征。法不仅可调整医院内部的各种关系,而且还可调整医院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包括影响医德医风重要内容之一的医患关系。
遥看国外医德建设
新加坡:
患者永远是第一位
”患者永远是第一位”这一理念在新加坡的医疗行业中根深蒂固。每家医院的设置都要充分地考虑到人流量、交通便利程度、周围住地的人口数量等,都以方便患者就诊为最高准则。院内到处鲜花盛开,绿草成茵,咖啡厅、休闲室一应俱全,非常人性化。为减少病人的紧张心理,医院几乎看不到严肃的白大褂、白床单等,建筑物、桌椅、医护人员工作服等都是色彩缤纷;每位医生面前还有一张人体解剖挂图,医生会向每位就诊患者解说病在哪里,致病原因是什么,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等等。不论是企业家还是马路工,到了新加坡的医院都一视同仁,从入院检查、治疗到吃饭、洗澡都会得到护士最亲切的照料。医护人员都化淡妆上班,大方稳重,给病人信任感。大医院内通常还有超市、美容院、银行、邮局等,几乎病人所有的需求在医院都能得到满足。
日本:
医院不准做广告,全国医疗价格都一样
公立医院有1800多家,而民营医院则有9000多家。由于实行了全民医疗保险,因此80%左右的患者到公立医院看病。但公立医院条件一般,4个人一间病房,只看些最基本的病;医护人员拿国家额定的薪水,医生一天看多少病人、开多少药,都不影响自己的工资待遇,因此全国80%的公立医院年年都亏损,要靠税收来填补赤字。民营医院的住院条件和服务质量、水平普遍较好,能为患者提供优质个性化服务。比如病房多高档豪华,并可按每个患者不同的要求,烹制可口的饭菜;特殊的病人,医院可派医护人员上门服务。这样,民营医院能吸引20%的高端客户。由于不论公立还是民营医院,都不准在媒体上做广告;药品、医疗器械、检查费用、手术费等也都全国统一,民营医院要盈利非常困难。近年来,许多民营医院组成集团,比如板桥综合病院由43家分院组成,共有1万多张床位。集团实行统一采购药品、器械,成立统一人事管理中心、检查中心等,各医院信息共享,减少了成本。与中国不同,在日本的医院资历深、水平高的专家全部上门诊,而年轻医生则负责病房。因为高年资医生上门诊,可使病人尽可能一次性把病看好,减少复诊和往返的次数,从而为病人节省费用;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则转至病房,由年轻医生系统观察病情、治疗,这样更有利于年轻医生的进步。
德国:
民营医院病人可讨价还价
医院也分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两种。德国医疗保险制度完善,90%以上的人参加了国家医疗保险,参加国家医疗保险的人可以在全国任何一家医院自由就医。德国还有一部分人参加了私人医疗保险,可以在私营医院内得到特殊服务。德国看病实行分级就诊,病人先到社区卫生站就诊,如果病情严重社区医生再转到上级医院。但近两年来,由于德国经济萧条,私营医院获得的赞助逐年减少,一些规模小的诊所纷纷倒闭。像欧洲规模第三、德国第一、由7家医院组成、有12000多名员工的私营汉堡医疗集团,病人来看完病后,可与医院讨价还价,直到双方都能接受为止。而这在10年前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美国:
“反抛弃病人法”要求“稳定”危急病情
目前美国共有约4700万人没有医保,这意味着他们一旦因为急病或意外接受急诊,基本无力支付高昂医疗费用。为了让穷人不被拒之门外,美国国会在1986年通过了《紧急医疗护理和劳动法》(EMTALA),它也被形象地称为“反抛弃病人法”。EMTALA要求:不论患者是否有支付能力或处于何种保险状态,医院的急诊部门必须为所有急诊病人提供必要的医疗检查和“稳定化”处理。美国法律界人士介绍说:“检查、稳定化、合理的转院”是EMTALA 规定的三大中心问题:病人被送到急救室后,医生要首先对其进行检查,确定病情是否属于危急。如果情况危急,医院必须提供下一步治疗,使病人的病情稳定。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只规定“稳定化”,而非要让病人痊愈。如果医院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或者为了给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救助,在风险低于益处的情况下可以转移到别的医疗机构。EMTALA 特别提到,医院不得以询问病人的医疗保险情况或支付能力为理由拖延治疗。如果病人的病情“明显不属于危急情况”,那么医院只需要进行检查,证明病情并非危急。
芬兰:
细节服务中体现良好医护风范
在芬兰工作多年的杨女士提起芬兰的医德医风深有感触,用两个微小的事例表达了她对芬兰医生和护士医者风范的赞叹:“2005年陪患重感冒的领导在芬兰某个医院就诊。在输液时,他感到有点冷,让我去找条毯子盖。接过护士小姐递来的毯子,手感热乎乎的。问后方知,医院把消过毒的毯子放在烘箱里,调节到接近人体的温度保存,以便随时取用。还有2006年8月的某天早晨,我陪考察团一成员去芬兰大学医学院看病。护士长小心翼翼为他清理前两天在北京遭车祸导致的创口,见病人腿毛较多较粗,为避免撕换时的痛苦,她专门用该院特制的“油胶布”为他敷创口,并用密封的塑料袋另封了几张给我,嘱我何时为他换贴。5天后的半夜,该成员腿痛复发,我带他去附近医院就诊。大夫给他打了一针,还让他服了半片止痛片。他解释道,现在已是半夜3点多,一片止痛片的疗效是8个小时,吃半片可生效4小时,到白天9点钟就可去药店买其他处方药了,应该尽可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编后语:
古人云:“医无德者,不堪为医。”,做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护人员,身上的责任是沉甸甸的,他们的道德和作风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而承载了治病救人伟大使命的医院更是应该为建立良好医风医德的大气候而不懈努力!愿“大医精诚”的古训重新成为塑造医者风范的标杆,愿“白衣天使”的称呼再次成为医护人员受之无愧的赞誉.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