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不能小看扎耳朵眼

  戴耳环是人类最早的美容手段,尤其在今天的妇女当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时尚。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耳环给各阶层妇女起到不同的装饰效果:或雍容华贵,或活泼俏丽,或精巧别致。每年到医院、美容院、或地摊上扎耳孔的人越来越多,各种扎耳孔的方法也应运而生,什么针刺穿耳孔、无痛穿耳孔、激光穿耳孔等等。绝大部分人通过穿耳孔、戴耳环,使女性的风彩得以完美的体现。但偶尔也有一些人,扎耳孔的部位会长出两个质地坚硬的"肿物",且越长越大。不用说无法佩戴耳环点缀生活,严重者,还使耳垂部位受牵拉、疼痛,且外形难看,给人的身心造成很大的损害。笔者曾见到过这种耳孔处长出的肿物,可长及肩部,重达千克。尤如在耳垂部挂着两个烤白薯。

  那么,这种耳孔处长出的肿物,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医学的研究已找到了答案。 在医学上,这种肿物被称为"瘢痕疙瘩",是瘢痕中最特殊的一种类型。一个小小的损伤就可引起,可不断增大,生长的范围可超出损伤的部位。往往高出于皮肤表面,颜色发红,质地坚硬,因此,它又有另一个名字"蟹足肿"。瘢痕疙瘩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首先,它跟人的瘢痕体质有关。这种人的胸部--颈部、上臂等部位很容易产生明显的瘢痕。甚至其家族成员中也常能发现同样情况。事实上,耳垂部有瘢痕疙瘩的人,其身体的其它部位也往往会找到同样病变。其次:与手术操作有关。如果术中操作不严,伤口内带入细菌或异物,伤口反复感染不愈,则容易产生瘢痕疙瘩。第三:医学研究表明:穿耳孔时所用的镍针或某些金属耳环本身,会在耳孔表皮损伤的情况下,产生局部的接触性皮炎,促使瘢痕疙瘩产生。

  既然扎耳孔会引起上述病变,那么,欲扎耳孔佩戴耳环的朋友就应三思而后行。如属于瘢痕体质者,应避免采用扎耳孔的方法,可选择夹持式耳环。或者,扎耳孔后先放置不易过敏的非金属材料,待创面痊愈后再换上一般的耳环。如有条件,不妨在扎耳孔前做皮肤斑贴实验,以便了解对哪些金属成分过敏。

  如果扎耳孔后长出了瘢痕疙瘩,则应及早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选用治疗方法。一般来说,轻者可在瘢痕内注入某些激素类药以抑制其继续生长,重者可行手术完全切除,术后激素注射或放射治疗等,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复发。

(责任编辑:梁艳芳)

2007-09-20 10:11:00浏览5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