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中医 > 中医儿科学

第一节 夜啼 转归预后

举报/反馈
2007-09-12 23:24:0039健康网

  [其他疗法]

  一、外治疗法

  将艾叶、干姜粉炒热,用纱布包裹,熨小腹部,从上至下,反复多次。或用丁香、肉桂、吴茱萸等量研细末,置于.普通膏药上,贴于脐部。用于脾寒气滞证。

第一节 夜啼  转归预后

  二、针灸疗法

  1.艾灸神阙 将艾条燃着后在神阙周围温灸,不触到皮肤,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连灸7日,用于脾寒气滞 证。

  2.针刺 取穴中冲,不留针,浅刺出血。用于心经积热证。

  三、推拿疗法

  1.分阴阳,运八卦,平肝木,揉百会、安眠(翳风与风池连线之中点)。惊恐者清肺金,揉印堂、太冲、内关;脾寒者补脾土,揉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心热者泻小肠,揉小天心、内关、神门。

  2.按摩百会、四神聪、脑门、风池(双),由轻到重,交替进行。-患儿惊哭停止后,继续按摩2—3分钟。用于惊恐伤神证。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要注意防寒保暖,但也勿衣被过暖。

  2.孕妇及孚L母不可过食寒凉及辛辣热性食物,勿受惊吓。

  3.不可将婴儿抱在怀中睡眠,不通宵开启灯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二、护理

  1.注意保持周围环境安静祥和,检查衣服被褥有无异物刺伤皮肤。

  2.婴儿无故啼哭不止,要注意寻找原因,如饥饿、过饱、闷热、寒冷、虫咬、尿布浸渍、衣被刺激等,除去引起啼哭的原因。

  [文献摘要]

  《储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夜啼候》:“小儿夜啼者,藏冷故也。夜阴气盛,与冷相搏则冷动,冷动与脏气相并,或烦或痛,故令小儿夜啼也。”

  《保婴撮要·夜啼》:“夜啼有二:曰脾寒,曰心热。夜属阴,阴胜则脾脏之寒愈盛。脾为至阴,喜温而恶寒,寒则腹中作痛,故曲腰而啼。其候面青白,手腹俱冷,不思乳食是也。亦曰胎寒,用钩藤散。若见灯愈啼者,心热也。心属火,见灯则烦热内生,两阳相搏,故仰身而啼。其候面赤,手腹俱暖,口中气热是也,用导赤散。若面色白,黑睛少,属肾气不足,至夜阴虚而啼也,宜用六味丸。若兼泻不乳,脾胃虚弱也,用六神散。若兼吐泻少食,脾胃虚寒也,用六君炮木香。大便不化,食少腹胀,脾气虚弱也,用异功散。心血不足者,秘旨安神丸。木火相搏者’,柴胡栀子散。肝血不足者,地黄丸。大抵此证,或因吐泻,内亡津液;或禀赋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或乳母急恚,肝火侮金,当用六君子汤补脾土以生肺金,地黄丸壮肾水以滋肝木。若乳母郁闷而致者,用加味归脾汤;乳母暴怒者,加味小柴胡汤;乳母心肝热搏者,柴胡栀子散,仍宜参客忤、惊啼览之。”

  《幼幼集成·夜啼证治》:“小Jl夜啼有数证:有脏寒、有心热、有神不安、有拗哭,此中寒热不同,切宜详辨。脏寒者,阴盛于夜,至夜则阴极发躁,寒甚腹痛,以手按其腹则啼止,起手又啼,外证面青手冷,口不吮乳,夜啼不歇,加减当归散。心热烦啼者,面红舌赤,或舌苔白涩,无灯则啼稍息,见灯则啼愈甚,宜导赤散加麦冬、灯心,甚则加川连、龙胆草。神不安而啼者,睡中惊悸,抱母大哭,面色紫黑,盖神虚惊悸,宜安神丸定其心志。有吐泻后及大病后夜啼,宜由心血不足,治同上。”

  [现代研究]

  马仁智、马志华.蝉灯饮治疗婴儿夜啼症25例.江苏中医1995;16(11):18

  方取蝉蜕、灯心草各3g,每日1剂,水煎分3-4次口服,连服2-3剂。服3剂不愈者视为无效。治疗25例,23例治愈。本方尤宜于婴儿病后体弱,余热未尽;虚烦不寐,惊哭夜啼之症。

  曹春芬、洪波。钩蝉芍苓汤治疗小儿夜啼症33例.中医研究1992;(1):33

  本方用钩藤6—8g,蝉蜕1—3g,酒白芍、茯苓各6-10g。舌红苔黄,指纹青紫者加麦冬3—6g;烦躁不安,指纹青紫者加百合6—log,生地3-log,1日1剂,口服。共治疗33例。结果近期治愈30例,无效3例,远期治愈30例,3例复发。疗程最短3天,最长10天。

  黄炳初.乌药蝉衣散敷脐治疗小儿夜啼.四川中医1994;(5):39

  本方用乌药、僵蚕各10s,蝉蜕15g,琥珀3g,青木香6g,雄黄5g,研细末备用。用时取药10g,用热米酒将药末调成糊状,涂在敷料上,敷脐。每晚换1次,7天为1疗程。一般1疗程治愈。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