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第十二节 妊娠肿胀

  妊娠中晚期,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者,称为“妊娠肿胀”,亦称“子肿”。《医宗金鉴》根据肿胀部位及程度之不同,分别有子气、子肿、皱脚、脆脚等名称。如在妊娠7-8个月后,只是脚部轻度浮肿,无其他不适者,为妊娠晚期常见现象,可不必治疗,产后自消。

  本病类似于西医学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轻症、妊娠水肿。

  妊娠肿胀是孕妇多发病,做好产前检查,加强营养,适当休息,对减轻本病的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若不伴有高血压、蛋白尿者,预后良好。严重者可致子晕、子痫。

第十二节 妊娠肿胀

  [病因病机]

  主要机理不外虚实两个方面,虚者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实者气滞湿郁,泛溢肌肤,以致肿胀。常见分型有脾虚、肾虚和气滞三种。

  一、脾虚

  脾气素虚,或孕后过食生冷,内伤脾阳,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停滞,泛滥肌肤,遂为肿胀。

  二、肾虚

  素体肾虚,孕后阴血聚于下,有碍肾阳敷布,不能化气行水,且肾为胃之关,肾阳不布,则关门不利,聚水而从其类,以致水湿泛溢肌肤而为肿胀。

  三、气滞

  素多忧郁,气机不畅,孕后胎体渐长,更碍气机升降,两因相感,不能通调水道,气滞湿郁,泛溢肌肤,遂发肿胀。

  [辨证论治]

  辨证首先要注意肿胀的特点和程度。一般水盛肿胀者,皮薄光亮,压痕明显;湿郁肿胀者,皮肤粗厚,压痕不显。同时根据兼症及舌脉等分辨脾虚、肾虚、气滞三种证型,以指导治疗。

  治疗大法以利水化湿为主。脾虚者健脾利水,肾虚者温肾利水,气滞者理气化湿。按照“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随证加入养血安胎之品,慎用温燥、寒凉、滑利之药,以免伤胎。若水肿明显,需适当休息,必要时需要住院治疗,并进低盐饮食。

  一、脾虚型

  主要证候:妊娠数月,面浮肢肿,甚则遍身俱肿,皮薄光亮,按之凹陷,脘腹胀满,气短懒言,口中淡腻,食欲不振,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薄腻,脉缓滑无力。

  证候分析:脾主肌肉、四肢,脾虚不运,水湿停聚,泛溢肌肤四肢,故面浮肢肿,甚则遍身俱肿,水溢皮下,故皮薄光亮,按之凹陷;脾虚中阳不振,故脘腹胀满,气短懒言;脾虚不运,水湿内停,故口中淡腻,食欲不振;水湿流走肠间,故大便溏薄;脾虚肺气不足,水道不利,则小便短少。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者薄腻,脉缓滑无力,为脾虚湿盛之征。

  治疗法则:健脾除湿,行水消肿。

  方药举例:白术散(《全生指迷方》)。

  白术、茯苓、大腹皮、生姜皮、橘皮

  方中白术、茯苓健脾除湿行水;生姜皮温中理气化饮;大腹皮下气宽中行水;橘皮理气和中。全方有健脾除湿,行水消肿之效。

  若肿势明显,小便短少者,酌加猪苓、泽泻、防己以利水消肿;肿甚以致胸闷而喘者,酌加葶苈子、杏仁、厚朴以宽中行气,降逆平喘;食少便溏者,酌加山药、薏苡仁、扁豆、芡实以实脾利湿;脾虚气弱,见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者,酌加参、芪以补脾益气。

  二、肾虚型

  主要证候:妊娠数月,面浮肢肿,下肢尤甚,按之没指,头晕耳鸣,腰酸无力,下肢逆冷,心悸气短,小便不利,面色晦黯,舌淡,苔白滑,脉沉迟。

  证候分析:肾气不足,气化失常,水湿内停,泛溢于肌肤,故面浮肢肿,按之没指;湿性就下,故下肢肿甚;肾虚髓海不足,外府失荣,故头晕耳鸣,腰酸无力;肾阳不足,水道莫制,不能气化使出,则小便不利;水气上凌心肺,则 心悸气短;命火虚衰,不能温煦下元,故下肢逆冷。其面色晦黯,舌淡,苔白滑,脉沉迟,为肾阳不足之征。

  治疗法则:补肾温阳,化气行水。

  方药举例:五苓散(《伤寒论》)加山药、菟丝子。

  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

  方中猪苓、茯苓、泽泻利水渗湿;白术健脾运化水湿;桂枝温阳化气以助膀胱气化,使水湿自小便排出;山药、菟丝子补益肾气,以固冲安胎。全方共奏温阳化气,行水消肿之效。

  若腰痛甚者,酌加杜仲、续断、桑寄生固肾强腰安胎。

  三、气滞型

  主要证候:妊娠数月,肢体肿胀,始肿两足,渐及于腿,皮色不变,压痕不显,头晕胀痛,胸胁胀满,饮食减少,  苔薄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证因气机郁滞,升降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下滞,故始肿两足;渐及于腿,此因气滞而湿气内停,故皮色不变,压痕不显;清阳不升,浊阴上扰,故头晕胀痛;气滞不宣,横侮中土,故胸胁胀满,饮食减少。苔薄腻,脉弦滑,为妊娠气滞之征。

  治疗法则:理气行滞,化湿消肿。

  方药举例:天仙藤散(《妇人大全良方》)。

  天仙藤、香附、陈皮、甘草、乌药、生姜、木瓜、紫苏叶

  方中天仙藤、香附理气行滞;陈皮、生姜温中行气;苏叶宣上焦之滞气;乌药开下焦之郁滞;木瓜行气除湿,舒筋 活络;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理气行滞,化湿消肿之功效。

  若兼脾虚湿阻者,症见头晕头重,胸闷腹胀,纳少呕恶,便溏尿少,苔白腻,脉弦滑,治宜解郁行气,健脾利水,方用茯苓导水汤去槟榔。

2007-09-11 12:48:00浏览3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郑永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血小板紫癜查血常规能查出吗
血小板紫癜一般指的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查血常规一般是能查出来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性疾病,是因为体内产生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使得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且伴有皮肤黏膜出血的一种综合征。患者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来判断血小板数量是否正常,从而判断是否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情况。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在做血常规检查时,血小板数量会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如果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血小板输注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避免熬夜。饮食上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尿常规检查血红细胞高怎么回事、怎么办
尿常规检查血红细胞高可能是指尿红细胞偏高。其多考虑是剧烈运动引起的,也不排除与尿路感染、肾结石、肾小球肾炎、膀胱炎等原因有关,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1、剧烈运动如果平时患者经常进行剧烈运动,长时间的跑步等,可能会导致尿常规检查时,出现尿红细胞偏高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患者可以适当休息,减少剧烈运动进行改善。2、尿路感染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个人卫生,导致尿道部位受到病原体感染,可能也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地尼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要注意个人局部卫生,勤用温水清洗。3、肾结石如果患者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经常食用过多含草酸钙的食物,可能会导致尿液中的草酸钙含量过高,从而诱发肾结石,也会出现导致患者出现尿红细胞偏高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排石颗粒、肾石通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结石体积较大,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处理。4、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是指肾小球损伤并伴有炎症,可能与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肾移植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5、膀胱炎膀胱炎是指膀胱部位受到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尿红细胞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水分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等,缓解不适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患者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患者可以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果患者出现腰痛、尿痛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