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狂犬病病毒属于杆状病毒(rhabdoviruses),直径约75~80nm,长180nm,形态似子弹状,中心有40nm直径的核仁,其内含单链的核糖核酸带,有含蛋白质、脂质及糖类组成的包膜。此病毒具有两种主要抗原,一种是包膜上的糖蛋白抗原,一种是内层的核蛋白抗原。狂犬病病毒容易在56℃30~60分钟、紫外线照射、40%~70%乙醇、0.13%~1%氯化苯甲烃胺、福尔马林、升汞、季胺盐类及强酸强碱条件下灭活。对乙醚和氯仿有中等的耐受性。对甘油和石炭酸的抵抗力很强,能耐寒冷。保存此病毒的最好方法是冰冻干燥(4℃下可保存数年)、或贮藏在50%的甘油盐水里,可用组织细胞或鸡、鸭胚进行培养。狂犬病病毒经化学分析是含脂的核糖核苷酸蛋白,此物质可使被感染的细胞形成胞浆内包涵体,即内基(Negri)氏小体,此包涵体的基质是退化的被感染的神经细胞,内含狂犬病病毒的集落。
专家在线

王菊莉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去咨询
儿童癫痫,成人癫痫,老年癫痫,术后癫痫,后遗症癫痫,继发性癫痫,外伤癫痫,脑梗癫痫,抽动障碍的诊治;难治性癫痫的手术和评估,脑电图异常放电的诊治。癫痫控制率高,诊断及治疗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孙伟峰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去咨询
癫痫病,脑外伤后遗症,脑梗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手术后遗症,抽搐失神导致脑电图异常诊断分析,脑血管压迫神经等各类疑难神经疾病。

张双国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去咨询
癫痫、失神性癫痫、儿童癫痫、青少年癫痫、老年癫痫、难治性癫痫、外伤性癫痫、多发性神经病、头痛、头晕、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眩晕症、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病、脑神经病、脑血管病、运动障碍性疾病、睡眠障碍、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血管性认知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
查看更多疾病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