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期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女性 > 疾病期保健

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小心灰指甲传染导致妇科病

举报/反馈
2021-08-18 01:50:3639健康网

说到灰指甲,你的脑袋是不是立马就冒出了这句广告词: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

但其实有部分人都不知道灰指甲到底是什么,难道是一种指甲会变灰的病吗?手指甲也会长吗?

今天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灰指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什么灰指甲?

临床上将灰指甲称之为“甲癣”,指的是致病性的真菌侵犯人体手指甲或者脚趾甲的甲板、甲下组织后引起的皮肤病变

一般引发甲癣的致病性真菌有三大类:酵母菌、皮肤癣菌以及少见的条件性致病真菌

换句话说,凡是由这三大类真菌感染引起的甲病均可以称之为甲真菌病,通俗一点讲就是“灰指甲”。

目前灰指甲已经逐渐成为皮肤科主要且常见的皮肤真菌病,发病率在2%至7%之间。灰指甲发病人群中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儿童中灰指甲较为少见,而40至60岁人群中灰指甲的发病率就比较高,在25%上下


目前灰指甲好发于三类人群:

体股癣患者好发灰指甲,而得了灰指甲的人也容易出现体股癣的问题;

经常使用手劳作,导致指甲受过伤害的人更容易患上灰指甲;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尤其是年老体衰者,患上灰指甲的概率比较高。

二、内服外用治疗灰指甲

1、外用药物

灰指甲可以采取局部外用药治疗,解放军305医院皮肤科的周淑英副主任指出,局部外用药适用于老人、儿童以及急慢性肝肾疾病患者,针对甲内型以及白色浅表性甲癣比较适宜。

比如30%冰醋酸外用或者用10%冰醋酸泡甲,另外也可以用乳酸碘酊涂抹灰指甲部位。不过采用外用药物治疗灰指甲可能会造成局部有刺激性


2、口服药物

目前临床上治疗灰指甲主要采用口服抗真菌药物的方式,最常见的抗真菌口服药物有伊曲康唑、酮康唑以及特比萘芬等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些抗真菌药物主要通过人体肝脏代谢,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升高等,一般停药后会逐渐恢复正常

另外在应用这类抗真菌药之前需要检查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方可服药,且治疗过程中也要定期复查肝功能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有些灰指甲患者经过外用药物以及口服药物治疗后长出了新的指甲,就认为灰指甲治好了,其实这是不对的!

由于指甲的生长比较缓慢,从甲根长到指甲前段往往需要四到六个月的时间脚趾甲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所以口服抗真菌药物后,一般要两个月以后才能看到治疗效果通常手指甲要坚持用药3-4个疗程而脚趾甲要4-5个疗程,由于真菌较为顽固且灰指甲容易复发,患者需坚持定期复查并坚持用药才可以。

三、小心!灰指甲还会导致妇科病

一位丈夫患有严重的灰指甲并将真菌传染给了妻子,导致妻子患上了阴道炎

妻子虽然及时前往妇科接受正规的治疗,但是并未意识到发病源头竟是丈夫,导致阴道炎反复发作、无法根治。

针对这个情况,解放军421医院皮肤科的林子刚主任指出,女性阴道壁上脱落的上皮细胞与分泌物结合后能形成真菌滋生的理想培养液。并且由于女性阴道内温度适宜真菌生长,加之特殊的生理构造,如果感染真菌了,不仅早期不易察觉,往往还会造成致使病情反复

所以一旦发现灰指甲的问题就要积极进行抗真菌治疗,特别是夫妻之间也要注意卫生切断真菌传染源才能彻底治愈


另外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灰指甲也可能是肿瘤信号,需小心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临床上多见于足底、脚趾以及手指末端等人体部位,有些人的指甲里会长黑色素瘤,但是患者早期无法正确区分,当作灰指甲治疗。

虽说黑色素瘤是少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但是错过早期确诊和治疗的机会也是非常可惜的!黑色素瘤早期很容易有淋巴、血液转移的情况出现,广大群众应当正确区分黑色素瘤与灰指甲,避免误诊!

灰指甲虽然是具有传染性的皮肤疾病,但是仍然是可以预防的。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与他人共用卫生用品,即使是家人之间,如果发现有灰指甲的问题也要积极地采取抗真菌的治疗措施,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反复。


参考资料:

[1]《灰指甲是怎么回事?》.原创.杨春俊、刘盛秀.人卫健康.2019-12-30

[2]《治灰指甲有什么好办法?》.健康时报.2019-12-23

[3]《灰指甲也能导致妇科病?》.健康时报.2019-12-23

[4]《有些灰指甲可能是肿瘤》.健康时报.2019-03-1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