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一顿饭只要一块钱!”
在江西肿瘤医院一墙之隔的小巷里,老万夫妇每天的日常就是买菜、炒菜,他们的初衷是想给病人“一个短期的家。
如今,他们已经坚持17年了……
一次求助 他们把自家厨房变成共享
这对夫妇,为什么会开起“抗癌厨房”呢?难道他们是富裕的慈善家吗?不是的,这一切还要从一次求助开始讲起。
老万夫妇来自江西省南昌市,几十年前他们由于拆迁,搬到了肿瘤医院附近,开设早餐档口营生。由于地处肿瘤医院附近,便有许多患者家属经常光顾他们的早餐档口。
2003年的一天,一对中年夫妇向老万两口子求助,他们想借用老王两口子的炉子,来给身患骨癌的孩子炒一个菜,让久病缠身、离家多年的孩子在病床上也能尝一尝家常菜的味道。老王夫妇都是善良的人,想到可怜天下父母心,便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这对夫妇租借了老王夫妇大半个月的炉子,孩子吃得很高兴。
从这对夫妇开始,周遭有越来越多的病人家属知道这里有一对好心的夫妇可以借炉子来炒菜,因此陆续有肿瘤医院的家属找到老万夫妇向他们求助。
人越来越多,老万夫妇开始向前来求助的家属们收取一块钱的费用,但是费用并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让这个充满真善美的共享厨房继续维护、延续下去。就这样共享厨房里传出来自天南海北的家常菜的香味。
一元炒菜延续“生命温度”
共享厨房的存在使得在外求医问药的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们,有机会尝一口家里的味道。医院里的消毒水味,那么刺鼻、生疏与冷漠,来自家常菜的熟悉味道则能很大程度的温暖他们的心与身体。
因为来吃饭的基本是患者和家属,因此又被人称为“抗癌厨房”,
据老万回忆,有一个小伙子,他的父亲刚完成了食道癌的手术,医生推荐他的父亲多喝泥鳅汤,有利于身体恢复。于是这个小伙子在厨房里,熬出了一碗又一碗承载着儿子对父亲爱意的泥鳅汤,半个月后他的父亲便顺利出院了。
在外陪伴,亲人求医,问药的过程中总是尝尽了世间凉薄,而老万这里,给这些病人家属们带来了难得的暖意与温情。
李春梅的丈夫患有白血病,而家中的积蓄早已花光。李春梅不仅需要悉心照料丈夫,还需要东奔西跑,为医药费奔波。她的内心与身体承受了太多太多的重负,但却无法对身患重病的丈夫倾诉。在老万这里,她可以与共患难的病患家属们一起倾诉、沟通,一起加油打气。抗癌厨房,给了她坚持下去的勇气与毅力。
是的,抗癌厨房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食物,还在于凝聚人间真情与对抗不幸的勇气,延续生命的温度。
万佐成夫妇他们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不过是提供几个炉子工人炒菜煲汤罢了,但正是这几个家常菜,能让病人和家属吃上一口“家里的味道”,能将被苦痛缠身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抱团取暖,能给病人和家属带来希望与温暖,这正是老万夫妇坚持下去的原因。
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做下去
但老万夫妇已经老了,这个厨房,还会继续下去吗?老万夫妇给出的答案是:会,只要身体扛得住,能开一天是一天。
他们开抗癌厨房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抗癌厨房曾经被村里管理过而不得不搬迁。老万夫妇的儿女们、孙儿们也曾经无法理解他们的做法,希望老两口可以离医院以及病人等远一点。但十多年来,老王夫妇克服了这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还是将这个厨房顺利经营了下来。
当前他们的身体还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中,而他们也并没有提早退休的打算。对于这对夫妇来说,抗癌厨房帮助到了许许多多的病人以及家属,病人与家属在家庭烟火气中找到了久违的幸福与快乐,而老万夫妇也因为自己可以帮助他人而感受到幸福与快乐。
因此,这个爱心厨房还会继续开下去,人间的真诚、善意和美丽继续在旺盛的炉火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辉。
参考资料:
[1]《夫妻医院门前开“抗癌厨房”15年 每个菜只收取1元钱》.环球时报.2018年11月13日.
[2]《老夫妻为患者家属 开办“1元抗癌厨房”》.光明网.2020年6月26日.
[3]《“抗癌厨房”医院门口坚守16年》.工人日报.2019年2月21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针灸科白班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中医全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二级甲等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中心) 公立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79-3号
二级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立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武汉市民航新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大连市北斗街109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太仓市沙溪镇白云路朱河桥北
二级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
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