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外科疾病 > 专家访谈

急性胰腺炎最爱搞突袭 三大预防要点要记牢

举报/反馈
2016-11-16 04:53:1439健康网

  春节将至,年终应酬饭局增多,不少人因为大吃大喝而患上急性胰腺炎。你了解急性胰腺炎吗?这种病最爱搞突袭,还带来了不少麻烦事儿。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番禺院区谢伟勇主任医师指出,急性胰腺炎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十分凶险,虽然轻型水肿性胰腺炎,多数可以治好,但重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预后很差,病死率高达40%以上。因此,在聚餐时一定要管住嘴巴,少油腻,少饮酒。

201302281401026487

  专家简介:谢伟勇,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番禺院区主任,主任医师。骨外科专家,手足外科中心专家,他从事手足显微外科专业20余年,擅长复杂手足创伤早期显微外科修复及晚期功能重建,手指再植与再造,应用各种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应用游离骨移植修复四肢长段骨缺损,周围神经、血管损伤的早期处理及晚期功能重建,对急性胰腺炎和其他突发性危重病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小心!暴饮暴食易惹来胰腺炎

  日前,在番禺经营物流公司的王先生,因为中秋节前请客户吃饭,从下午6点多开始,一桌生意上朋友就开始吃吃喝喝,觥筹交错,吃完饭又去酒吧喝酒,一直折腾到夜里12点。半夜里,王先生昏昏沉沉中喊着肚子痛,妻子一看他的情况,赶紧把他送到医院。经过医生检查,确诊其为“急性胰腺炎”。通过积极抢救,王先生总算保住了性命。

  谢伟勇提醒大众,在节假日聚会时暴饮暴食,很容易引发急性胰腺炎。这是因为,胰腺是人体极为重要的腺体器官,“大吃大喝”会刺激胰腺、肝脏加速分泌胰液、胆汁,一旦胰腺管的“下游”出口处引流不畅,比如有胆结石、蛔虫、炎症等病变,都可以使胰液排除受阻。这样一来,不仅胰液排不出,还会有胆汁倒灌入胰腺管,胰管内压力升高,导致胰腺腺泡破裂,胆汁还会激活胰液中的消化酶,它们渗入胰腺实体中,出现“胰腺消化胰腺”的状况,这便促成了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注意!胰腺炎不及时诊治或会致命

  “大吃大喝之后,如果发生急性胰腺炎,身体会有典型表现,比如突然发生上腹剧痛,像刀割样的持续性疼痛,或者是阵发性加重。有时候腹痛还会牵扯到后背,弯腰或前倾时疼痛可减轻,仰卧时加重。在腹痛的同时,病人还会频繁呕吐,甚至会吐出绿色的胆汁。”谢伟勇谈到,若出现这些症状,应警惕急性胰腺炎,立即到医院就医。

  一般情况下,查血清淀粉酶超过500个单位,便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此时进行紧急抢救,患者康复的希望较大。如果贻误时机,发展为坏死出血型胰腺炎,高烧持续不退,出现烦躁不安、腹部和腰部大片淤斑、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患者极有可能出现休克猝死

  另外,谢伟勇提醒,老人胰腺炎症状不典型需引起我们的注意。老年人发生急性胰腺炎时,往往发病较急,病情进展快,如不及时治疗,常有生命危险。不过,有个别年老体弱者,敏感程度较低,腹痛可能不明显,甚至无腹痛或仅有胰区压痛,这在临床上称为“无痛性急性胰腺炎”,这种情况容易造成误诊漏诊。

  记牢!预防急性胰腺炎的三大要点

  急性胰腺炎来势汹汹,一旦得上,其主动权就不掌握在病人手里,完全要依靠医生的抢救治疗。所以,对待此病重在“防患于未然”,把防止胰腺炎发生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谢伟勇说,注意以下三个原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1)把住嘴馋关。很多人在饭局和应酬时,往往控制不了自己,吃得多喝得多,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加上酒精的刺激,促使胰腺急速大量分泌,导致胰液泛滥成灾的原因。所以,应坚持饮食清淡,讲究少而精;少量饮酒;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2)治疗胆石症。在我国,急性胰腺炎多半伴随有胆道系统的疾患,特别是胆石症。由于许多人的胆结石无症状,体检时才发现。因此,中老年人应定期体检,做一下肝胆B超检查。如果发现胆结石或以往有胆道系统的病史,都应该及早治疗。去除潜在的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地减少胰腺炎的发生。

  (3)防范胰损伤。胰腺外伤也是引起胰腺炎的原因之一。尽管胰腺在上腹深部腹膜后位,似乎不太容易受伤,但因它横过脊柱,在腹部受到正面打击时,外力与其后面脊柱的夹击作用,同样可以损伤胰腺。受损胰腺局部损伤渗出,激活胰液而引发胰腺炎。所以,运动、劳作时都要注意保护腹部,免受撞击等损伤。

  很多人对急性胰腺炎并不熟悉,以为这种病离我们很遥远,但实际上急性胰腺炎离我们并不遥远,一旦发作让人措手不及。虽然急性胰腺炎来势汹汹,发病凶险,但也是可防可治的,关键在于“把好嘴关、及时就医”,你记住了吗?(通讯员:李金同)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