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血糖高不高?看小便就知道,小便出现3种异常,警惕糖尿病

陈叔今年68岁,患有糖尿病多年,一直服用药物控制病情,饮食上也比较注意。

最近一段时间测量血糖很稳定,于是他自行将药物减量,陈叔本身就对肉类不感兴趣,但尤其爱吃红薯、淀粉食物等素食

家人觉得这些食物都不是高脂肪的,所以也没过多干预。大约在一周前,陈叔在家中突然晕倒了。

送往医院时测量发现血糖值达到了30多,整个人处于高血糖高渗状态,饶是立即进行了抢救,还是没能挽回生命。

对于这个结果,家人觉得十分难以接受,长期吃素为何血糖仍失控?

68岁男子因血糖过高死亡,医生提醒:这3种素食,糖友需尽量少吃

一、这4种素食是“隐藏”的升糖高手,尽量少碰

陈叔之所以会血糖失控,与他自行减少药量以及不合理的食用素食有直接关系。一些所谓的“健康素食”,其实是升糖大户。

1、淀粉类素食

土豆、红薯、糕点零食等食物均是淀粉大户,这些食物进入体内后会很快被身体消化吸收转换成葡萄糖,餐后血糖会很快上升。

2、素包子

素包子也是很多糖友的最爱,尤其是在早起后,两口就能吃一个,很容易吃多了。过快、过多的进食素包子也会导致餐后血糖大幅度上升,日常实在想吃的话,要细细咀嚼后再咽下,同时要注意少吃点,

68岁男子因血糖过高死亡,医生提醒:这3种素食,糖友需尽量少吃

3、豆制品

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日常还需要控制豆制品的摄入,因为豆类食物内有水苏糖、棉子糖成分,这两个成分消化分解后生成一部分半乳糖。乳糖中有一半是由葡萄糖组成,进入体内会导致血糖上升。

4、素菜荤做

相较于荤菜,素菜本身口味比较清淡,一些人为了让素菜口感好一些会加入大量的盐分、糖分、油脂,这样一来就违背了素食的清淡原则。进入体内后会给健康带来较大的负担,也不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68岁男子因血糖过高死亡,医生提醒:这3种素食,糖友需尽量少吃

二、血糖过高会发生哪些危急情况?

据统计2021年全球约有5.37亿(10.5%)的成年人罹患糖尿病,因糖尿病而死亡的数量达到了670万(占全因死亡率12.2%)。换算一下,平均每5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而离世。

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现状也不容乐观,我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1.16亿,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数约有83万。

对于糖尿病,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它绝对不是血糖升高那么简单。长期血糖过高,会给健康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这几种并发症随时可能要了命!

1、糖尿病足

该症是糖尿病患者身上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会让患者的周围神经以及微血管出现病变,痛觉、感觉神经会因此而受损。患者的足部会因此而对外部的敏感性下降,甚至直接失去知觉,非常容易发生烫伤。

68岁男子因血糖过高死亡,医生提醒:这3种素食,糖友需尽量少吃

2、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上较为常见该症,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具有极高的致死率,患者身上会出现严重高血糖、脱水以及血浆渗透压上升等。

3、心脑血管病

高血糖很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进而让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且慢性高血糖还会引起心脏功能损伤,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慌气短以及心律不齐等。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视网膜周围的小血管发生病变,表现为视力减退、飞蚊症、视物变形等,严重的还会因此而失明。

68岁男子因血糖过高死亡,医生提醒:这3种素食,糖友需尽量少吃

三、血糖高不高?看小便就知道

血糖上升时,尿液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症状表现,出现这几个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1、多尿

在饮水量正常的情况下,排尿突然异常的增加,需要高度警惕是血糖异常上升所致。

2、泡沫尿

排尿较急的情况下,尿液上会出现一些泡沫,但泡沫很快就会消散。如果尿液内出现久久散不去的泡沫,则要警惕可能是尿液内糖分过多所致。

3、尿液有异常气味

糖尿病会让患者的尿液带有异常的味道,一般为烂苹果味,这是身体无法及时利用葡萄糖,在体内分解脂肪所产生的酮体发出的味道。

68岁男子因血糖过高死亡,医生提醒:这3种素食,糖友需尽量少吃

四、90%的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2点尤为关键

“预防胜于治疗”这句话,在糖尿病这个疾病上尤为适用,预防糖尿病做好这两件事很重要。

首先,合理的饮食对健康十分重要,日常要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全谷物,高糖分、加工类的食物要尽量少吃。保证膳食均衡的前提下尽量让饮食多样化,保证身体可摄入不同的营养元素,同时要控制总热量摄入。

其次,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也很关键。研究发现,每天保持6小时久坐不动人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88%,建议每天至少保持有30分钟的运动,每周运动3~5次。运动可改善身体的新陈代谢,还能控制体重,肥胖也是诱发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68岁男子因血糖过高死亡,医生提醒:这3种素食,糖友需尽量少吃

糖尿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但它的发生并不是不可预防,从现在开始管住嘴、迈开腿,相信糖尿病会离你很远。

参考资料:

[1] 《纯素食不注意这5点,越吃越不健康!》. 养生中国 2023-05-01

[2] 《糖尿病不可怕,但这6种并发症危害极大!》. 武汉协和医院 2023-11-03

[3] 《超一半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科普中国 2023-12-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2024-02-01 10:08:05浏览9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吃了退烧药药效过了又发烧
发烧的准确说法应为发热,吃了退热药药效过了又发热,考虑和再次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疾病等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再次感染 部分患者在发热后服用退热药,但在药效过了后又发热,可能和再次感染因素有关,主要与疾病期间免疫力低下有很大的关系。低于38.5℃的患者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方法,一般无需服用退热药物。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选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治疗。如果存在鼻塞、流清涕、咳嗽等,可以选择氨溴特罗化痰止咳等。 2、自身免疫疾病 如患者存在有红斑狼疮或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很可能会造成退热药效过后再次发热的现象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应注意个体化的原则,常用的药物有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控制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曲安奈德等,具有调节免疫和抑制疾病发展等作用。 3、肿瘤疾病 如患者身体中存在有肿瘤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实体脏器肿瘤等,也会造成发热症状反复发作。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消炎药缓解相关发热症状。患者进行放化疗等治疗后,患者会有发热的表现,约半个月症状会逐渐减轻、消失。 除上述因素之外,反复发热的原因还有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因素,可前往医院就诊,配合医生完善检查后针对病因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