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糖尿病属于慢性病,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对血糖的监测,同时应注意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护理。
1、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较为重要的糖尿病患者日常护理内容,主要包括空腹血糖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随机血糖监测等。空腹血糖监测主要是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一般需要空腹抽血测量3次,每次间隔1小时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通常需要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算,2小时后取血测量2次,每次间隔1小时左右。随机血糖监测需要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算,并于餐后1小时、2小时分别测量血糖,观察血糖的变化;
2、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避免暴饮暴食,严格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少食多餐,清淡饮食,控制高糖、高脂食品的摄入量。建议适量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荞麦等,食物纤维有助于延缓食物吸收,促进胆固醇排出,从而有利于控制血糖。此外,适量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玉米、土豆等,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控制血糖;
3、运动护理: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从而有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但运动量也应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导致低血糖发生;
4、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悲观、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可能会加重糖尿病病情。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多进行鼓励和安慰,必要时可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成都西南中医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河北省中医院 内分泌科糖尿病科
副主任医师
福州市中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青岛市海慈医院 中医内分泌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