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老年人糖尿病钾高可能是由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肾小管分泌K+增加、利尿剂使用、长期禁食、感染性休克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
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导致体内胰岛素水平下降,引起血糖升高,进而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重新吸收钠离子和水分子,减少钾离子的排泄,从而导致血钾浓度上升。补充胰岛素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如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注射液可快速降低血糖水平,缓解高钾症状。
2.肾小管分泌K+增加
肾小管分泌K+增加会导致肾脏过度保留钾离子,使血液中的钾含量高于正常范围。这种情况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等疾病状态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米洛利片、螺内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抑制醛固酮受体,减少肾脏对钾离子的重吸收,促进其排出体外。
3.利尿剂使用
利尿剂通过促进水分从体内排出而发挥作用,但同时也会促使电解质,包括钾离子,随着尿液一起排出体外。因此,在长时间服用利尿剂后,可能会出现轻度至中度的低钾血症。如果患者存在水肿的情况,则需要遵医嘱使用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利尿剂进行治疗,以减轻水肿症状。
4.长期禁食
长期禁食状态下,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此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多,这些物质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使得钾离子排出增多,导致血钾降低。对于存在长期禁食的老年患者,可以通过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来纠正低血糖,改善身体状况。
5.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时,由于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细胞代谢增强,可能导致钾离子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引起高钾血症。针对感染性休克引起的高钾血症,通常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进行升压治疗,必要时也可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稳定。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和电解质水平,以评估病情变化。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但需注意避免高强度运动,以免诱发潜在的心血管并发症。
主任医师
河北省中医院 内分泌科糖尿病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长征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青岛市海慈医院 中医内分泌糖尿病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中医医院 糖尿病科
副主任医师
福州市中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