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糖尿病患者吃饭主要通过食物热量、食物类型、食物成分,以及餐次来改善血糖。如果患者通过饮食控制,餐后血糖仍然偏高,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糖方案。
1、食物热量:主要是碳水化合物,需要计算热量,然后按照每公斤体重30-35大卡的标准公式计算食物热量,分配到每一餐的主食和蔬菜的量,然后按照每一餐主食所提供的热量进行每餐的调配;
2、食物类型: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可以分为大米、小米、玉米、山药、土豆、芋头等。大米、小米、玉米等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而且也是主食的一部分。如果糖尿病患者主食吃大米、小米、玉米等粗粮过多,会导致血糖升高。如果吃的是精米、精面等精粮,升糖指数高,也会导致血糖升高;
3、食物成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尽量均衡,不要以单一的食物为主,比如摄入蛋白质过多会导致总热卡超标,造成血糖升高。建议糖尿病患者多摄入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尽量吃饱,可以在控制主食的基础上,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增加饱腹感,减少精米、精面等精粮的摄入;
4、餐次:糖尿病患者的主食每顿不超过二两,可以在就餐的前提下,在主食中加入一定量的豆类、蔬菜类食物,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对血糖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吃饭的同时,需要相应地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保证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在合理范围内。要注意少吃油炸、油腻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建议在两餐之间搭配一定量的水果,既可以增加饱腹感,也不会导致血糖水平过高。
主任医师
青岛市海慈医院 中医内分泌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甘肃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中医医院 糖尿病科
成都西南中医医院 糖尿病科
副主任医师
福州市中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