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资讯

糖尿病引起出血

举报/反馈
2023-07-25 18:12:2139健康网

糖尿病导致的出血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遗传因素、长期高血糖或肥胖有关,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出血严重时应立即就医。

1.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作用不足而引起的高血糖状态。这会导致葡萄糖无法被有效利用和储存,从而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改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增加运动等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必要时药物治疗可选用二甲双胍。

2.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是由胰腺β细胞破坏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进而出现一系列代谢紊乱的症状。由于胰岛β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或停止,造成高血糖。患者需要注射外源性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水平,例如动物来源胰岛素、人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等。

3.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包括基因突变或家族史。这些遗传变异可能导致胰岛细胞功能异常或胰岛素信号传导障碍。针对遗传易感性的治疗需考虑个体化方案,可能涉及基因疗法或特定药物干预,如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

4.长期高血糖

长期高血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微小血栓形成,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同时,高血糖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也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对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出血,首先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可通过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进行治疗,如格列齐特片、门冬胰岛素30R笔芯等。

5.肥胖

肥胖导致脂肪组织产生过多游离脂肪酸,这些脂肪酸进入肝脏后会抑制脂蛋白脂肪酶活性,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导致血脂升高,使得血液粘稠度增加,从而影响了血液循环的速度,使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因此容易发生出血的情况。肥胖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以及加强体育锻炼来减肥,比如多吃燕麦、玉米面等粗粮,适当进行游泳、跳绳等运动。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以预防或减轻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如有出血倾向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血糖检测、肾功能评估等相关检查。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