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心血管病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举报/反馈
2019-11-23 09:54:43医脉通


  导读:2019年21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学术会议(CDS2019)于厦门隆重举行。在本次大会上,来自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毕宇芳教授以“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为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小编整理如下。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据统计,全球2型糖尿病人数已高达4.63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78亿。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并且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了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研究显示虽然近20年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及脑卒中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现状不容乐观,我国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IVCHMs)达标率很低

  美国心脏协会(AHA)提出了有关心血管健康管理的“2020年全球战略目标定义7大心血管健康指标(IVCHMs)”,希望通过引导人群实现理想目标来降低美国人群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率,理想目标包括以下7项:

  ➤吸烟状态:不吸烟/戒烟时间>12个月。

  ➤体质指数:<25.0kg/m^2。

  ➤运动锻炼:中等强度锻炼≥150分钟/周;强化运动≥75分钟/周;中等强度+强化运动时间≥150分钟/周。

  ➤健康饮食评分:至少做到多吃食水果蔬菜、鱼肉、膳食纤维食物,少盐、少含糖饮料中的4-5项。

  ➤总胆固醇:<200mg/dL。

  ➤血压:<120/80mmHg。

  ➤空腹血糖:<100mg/dL(5.6mmol/L)。

  按照行为和因素可以将以上指标分为两类: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吸烟、BMI、运动锻炼、健康饮食评分。

  ➤理想心血管健康因素:吸烟、总胆固醇、血压、空腹血糖。

  1.中国成人IVCHMs达标现状不容乐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合作开展,对中国慢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了评估,本项研究涵盖国家慢病检测系统162个监测点,覆盖了31个省市自治区10万名18岁以上居民,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群达标情况不容乐观。

  2. IVCHMs达标率比较:糖尿病患者vs非糖尿病人群

  如上所述,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包括吸烟、体质指数、运动锻炼、健康饮食评分,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人群达标率见表2。

  IVCHMs是否与糖代谢异常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有关?

  1.国外研究评估IVCHMs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关系

  糖尿病前期人群:国外研究显示,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来说,与血糖水平正常的参与者相比,ICVHMs≥5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表现出较低或没有明显心血管疾病风险,这种相关性与年龄有关,在≤55岁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中比年龄≥65岁的糖尿病前期人群更为显著。

  此外,与IVCHMs数量≤1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相比,IVCHMs数量≥5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58%。IVCHMs数量每增加1项,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8%。

  糖尿病人群:与血糖正常的参与者相比,IVCHMs数量≥5的糖尿病患者表现出较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IVCHMs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这种相关性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差异不大。

  2.我国研究评估IVCHMs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

  全国性的前性人群研究表明,与血糖水平正常的个体相比,有较多 ICVHMS的糖尿病前期人群或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低或没有显著增加。在糖尿病前期人群或糖尿病思者中,ICVHMs每增加1项,可使心血管疾病风险至少降低15%。

  研究证实,在我国糖尿病前期人群或糖尿病患者中,促进ICVHMs目标的实现在预防心血管疾病风险与心血管事件中十分重要。

  中国研究:揭示三种血糖指标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

  本项研究为大样本、前瞻性、随访队列研究,纳入的是经OGTT-2h及HbA1c联合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旨在探究我国人群三种血糖值和糖尿病及并发症终点事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均呈“J”型关联。

  1. 三种血糖指标与心血管事件风险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OGTT-2h血糖、HbA1c水平增高,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高。

  糖尿病前期人群:OGTT-2h血糖升高(7.8-11.0mmol/L),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高。

  进一步校正三个血糖指标的相互影响后,餐后2h血糖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増加独立相关,且当餐后2h血糖≥11.0mmol/L时令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30%。

  2. 三种血糖指标与全因死亡风险

  糖尿病患者:空血糖、OGTT-2h血糖、HbA1c水平增高令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高。

  糖尿病前期人群:OGTT-2h血糖升高(7.8-11.0mmol/L)令全因死亡凤险显著増加。

  进一步校正三个血糖指标的相互影响后,餐后2h血糖与全因死亡凤险增加独立相关,且餐后2h血糖≥11.0mmol/L使全因死亡风险增加58%。

  本项研究表明,对于中国人群来说,OGTT-2h血糖水平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及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高于空腹血糖和HbA1c。因此,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来说,不可忽视OGTT-2h血糖的筛查和管理,以便更好的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

  小结

  毕宇芳教授总结到,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现状较为严峻,对于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来说,良好的心血管代谢因素管理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而更好更全面的血糖控制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和风险尤为重要。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