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胰岛素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胰岛素抵抗,是指在无酮症酸中毒或严重感染等情况下,由于血循环中胰岛素抗体水平很高,使胰岛素剂量必须增加到每日200U以上,超过48小时。胰岛素抵抗时,可以使用大剂量胰岛素,亦可改用高纯度低免疫原性胰岛素;部分病人维持原治疗一段时期可自行缓解;有的病人在接受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缓解。
1988年美国内分泌专家Reaven提出X-综合征,实际上是发现了高胰岛素血症。由此,世界开始了对胰岛素抵抗的关注,Ⅱ型糖尿病的概念由此逐步被广泛认知。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即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目前认为,IR 不仅是 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更是贯穿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主线,是连结它们的纽带,为这些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中医药对 IR 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的研究渐趋活跃,并逐渐成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科研的热点。
胰岛素抵抗的成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人体内胰岛素的接收器出现了问题,所以如果不彻底修复胰岛素的接收器,而单纯的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是无法从根本上治疗胰岛素抵抗的。
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金钥匙,这已被多项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证实。
目前能够降低胰岛素抵抗的方法主要有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加强餐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胰岛素增敏剂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可增强肝、肌肉对胰岛素敏感性,但禁用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这些药物治疗胰岛素抵抗的机制各有不同,疗效也有所不同,而其中使用最多,研究经验最丰富的就是二甲双胍。
更多糖尿病最新资讯,请关注39糖尿病频道——中国第一糖尿病门户
(实习编辑:吴晓薇)
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黑龙江省中医院 糖尿病科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糖尿病科
副主任医师
福州市中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长征医院 糖尿病科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渠县英明街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
二级 妇幼保健院 公立
兴文县东大街4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桂林市环城铁西一里4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榆林市西沙榆阳西路
二级甲等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中心) 民营
河北省肥乡县工业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