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三年前,我换了工作单位,来到宁波一家医院,机场接机的张师傅,得知我是内分泌医生,遂向我咨询有关糖尿病的事,说他自己血糖有点高,空腹血糖有时6点多,有时7点多,餐后没有测过,身体没感到不适,故一直未引起重视,他本是做工地的,业余跑跑出租车,有烟酒嗜好,而且烟瘾特别大,坐在车上,明显感到他身上烟味很浓,我告诉他:
你可能是糖尿病前期,建议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必要时早期药物干预,如有问题可随时来医院找我。
一晃三年过去了,其间他可能比较忙,或者没有什么异常情况,所以也一直没有再联过我。就在前几天,他带着妻子突然出现在我诊室,告诉我最近几个月总感到疲劳,体重也明显减轻了,而且发现房事力不从心,在当地中医诊所服了几十剂中药,没有任何改善,搞的夫妻关系不和,妻子一度怀疑他是不是有外遇了。
听了他介绍的情况,我想起之前他给我讲过血糖偏高的事,就问他最近血糖怎样?他说不知道,没有检查过,于是建议他第二天过来检查血糖,结果发现空腹血糖:14.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8.3mmol/L,这么高的血糖,老张拿到化验单顿时傻了眼,结合他有糖尿病家族史,确诊2型糖尿病,很明显老张这是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
梳理老张的发病过程,可以说忽视糖尿病前期的早期干预,老张失去了“性福”。下面笔者就参考文献结合本病例谈谈糖尿病前期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和具体干预措施并重点介绍药物干预的内容。
一
糖尿病前期的概念
糖尿病前期指由正常糖代谢向糖尿病转化的过渡阶段,此阶段患者血糖值比血糖正常者高,但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包括:
空腹血糖受损(IFG),即空腹血糖(FPG)≥6.1mmol/L,<7.0mmol/L,糖负荷后2h血糖(2hPG)<7.8mmol/L;
糖耐量异常(IGT),即FPG<7.0mmol/L;2hPG≥7.8mmol/L,<11.1mmol/L;
上述两者的混合状态即空腹血糖受损加糖耐量异常(IFG+IGT)。
二
糖尿病前期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前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标志或分水岭,如出现则标志着将来发生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微血管病以及肿瘤和痴呆等的风险性增高。事实上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转变进展为临床糖尿病。而糖尿病将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以及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研究显示,高血糖的损害在往往糖尿病诊断之前就已经发生,并与肿瘤、痴呆、抑郁等疾病风险增高相关。
三
有效干预糖尿病前期的重要性
已有充分证据证明,有效干预糖尿病前期可明显减少其转化为糖尿病的可能性并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及时发现糖尿病前期人群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是预防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四
目前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现状
上述病例中的老张,虽然三年前就发现血糖不正常,因没啥症状,他并没有重视。据他自己讲,由于开出租经常夜班,他烟瘾很大,每天差不多3包烟,而且几乎天天喝饮料,也从来没有复测过血糖,总之对于自己血糖偏高这件事从来没有放在心上,别人的建议也没听进去,这才导致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如果他三年前就开始重视自己的血糖情况,早期干预,肯定不会这么快就出现了并发症。
事实上临床上像老张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生活中人们如果已知患了糖尿病,由于知道其危害,往往比较重视,也会积极的干预和治疗,但对于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因为从健康过渡到糖尿病的过程中绝大部分人并没有什么症状,所以多不易引起重视,可以说大部分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并没有对糖尿病前期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最多是日常生活中不吃含糖食品,如果没有症状甚至一年都不会去检测血糖,往往是出现了明显的糖尿病症状甚至导致糖尿病并发症才引起重视。
五
糖尿病前期的早期干预方法
糖尿病前期一旦进入糖尿病状态,意味着β细胞损害开始,再恢复正常就非常困难,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早期干预,进行预防,具体可参考如下方法:
1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是迄今最安全和最节省医药费用的方式,是糖尿病前期干预首选方式。通过合理膳食和运动锻炼使血糖达标,体重达标(使超重或肥胖者BMI达到或接近24kg/m2 ,或体重至少下降7%,并使体重长期维持在健康水平)。
▎合理膳食:
控制热量摄入,合理平衡膳食,能量摄入应符合体重管理目标。每日所需热量中45%~60%来自碳水化合物,25%~35%来自脂肪,15%~20%来自蛋白质,通过饮食控制达到并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包括控制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有烟酒嗜好者,建议戒烟酒。
▎运动锻炼:
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太极拳、乒乓球、保龄球、羽毛球等和阻抗运动如抗阻练习器械或自由负重(如哑铃和杠铃)相结合。有氧运动每周至少5次;每次持续运动至少30分钟。规律有氧运动的同时,应每周至少2次抗阻运动,每次2~3组,每组8~10次重复的抗阻运动,组间休息2~3min;2次抗阻运动应间隔1~2d,每周3次更理想。为了避免损伤,练习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应缓慢增加,并结合患者的年龄、病情及身体承受能力,适时调整运动计划。
2早期使用药物干预
由于人们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很难在短期内完全纠正,生活方式干预的方法往往依从性较差。所以如果强化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以上血糖仍不达标者,可考虑药物干预。目前用于糖尿病前期早期干预的药物有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吡格列酮与利拉鲁肽等。其中,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证据较为充分。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血糖波动、医疗条件等因素,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决定干预药物。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有明确的预防糖尿病的作用。推荐使用二甲双胍(750~1700毫克/天);若要达到减重目的,平均剂量2000~2550毫克/天。
▎阿卡波糖:
有明确的预防糖尿病的作用,推荐使用阿卡波糖150~300毫克/天(若要减重,平均剂量300毫克/天)。
3IFG+IGT人群的药物干预
推荐使用二甲双胍1750毫克/天(若要减重,平均剂量2000~2550毫克/天)或阿卡波糖150~300毫克/天(若要减重,平均剂量300毫克/天)。若6个月单药控制血糖不达标,可联合用药。如不能耐受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可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或利拉鲁肽。
4定期监测
糖尿病前期者每年应至少复查一次空腹血糖、OGTT检查或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从而确认是否已发展至糖尿病。已进行药物干预者,每次随访时需检测FPG及餐后2hPG血糖并定期监测体重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IFG+IGT人群的血糖监测每6个月至少1次。
五
特殊人群的糖尿病前期的管理
对于特殊人群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区别对待。如已患有心脑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病、精神障碍、脏器功能受损以及预期寿命<10年、老年或超老年、老年独居等糖尿病前期患者,其病情差别较大,重点是健康教育、血糖外其他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及血糖监测,一般不需要对血糖做特别干预。
六
结束语
糖尿病前期人群理想的控制目标是,将血糖逆转至糖耐量正常水平。如果无法逆转至正常水平,至少应尽力维持在糖尿病前期,力争阻止或延缓其进展为糖尿病。及时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管理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关键。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干预可对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起到积极作用。积极宣传糖尿病前期的危害和推广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措施是所有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中医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甘肃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河北省中医院 内分泌科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沈阳市于洪区
三级 康复院 公立
孝感市澴川路特99号
二级 中医医院 公立
集安市团结路699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宜章县城关镇文明南路17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讷河市东北街3号
三级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
成都市成华区杉板桥南一路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