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才知道:这9类人更容易得糖尿病,年过40悠着点!

吴光秀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有这样一对兄弟,人到中年事业都极为成功,做上了老板,哥哥今年60,弟弟48岁,很早之前两人就被这段出患有糖尿病,且病史超过了10年,两人的母亲也是因为糖尿病并发症过早离世。

先说哥哥,在发现自己患上糖尿病后,也开始知道需要治疗 ,但用药也是断断续续,血糖控制的一直不理想,直到近些年来出现了高血压,去年更是因为水肿而住院,发现患上了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肾性高血压,CKD3期,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住院治疗后,血糖、血压达标出院。

同样糖尿病:一个长寿、一个性命垂危!区别就在于这些做法

这一年来,哥哥开始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该吃药吃药,该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血压和血糖一直处于稳定状态,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来就没有这样好过。”肾功能转向稳定

再来说弟弟,弟弟10年前也查出患有糖尿病,可他却一直没有放在心上,该吃吃,该喝喝,从来不忌口外,也没有用药治疗,哥哥以过来人的身份劝他,他也从来只当耳边风,去年身体突然出现问题,一到医院检查,发现是糖尿病肾病,到了尿毒症期,必须进行透析。

天津市泰达医院肾内科主任李青教授表示,前期哥哥虽然病情也出现恶化,但幸好有服药治疗,并发症比较轻,但弟弟却不一样,发病比哥哥晚,病情恶化更快,“弟弟直到听到要透析治疗时,才后悔莫及!”

同样糖尿病:一个长寿、一个性命垂危!区别就在于这些做法

一母同胞的兄弟俩,同患糖尿病,最终结果却不同,除了哥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外,规范用药是最关键的一点,“其实,这兄弟二人的情况,可以说是许多家庭里同患糖尿病的真实写照。”李青教授说道。

原来糖尿病有家族遗传性!

上文提到,兄弟两人的目前也因糖尿病并发症趋势,其实,早有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的遗传病,遗传因素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共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有家族聚集性现象。

李青表示,如果父母中有一个人患2型糖尿病,子女患病风险为40%,如果均患有糖尿病,则风险增加至70%。“增加风险不能等同于一定会得糖尿病,换句话说,如果你携带糖尿病遗传基因,即使健康生活方式,也可能发病,同样即使没有遗传基因,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如果你既携带遗传基因,又有不良的生活方式,那么糖尿病‘在劫难逃’。”

同样糖尿病:一个长寿、一个性命垂危!区别就在于这些做法

据悉,一旦血糖控制不好,5-10年就会出现并发症,其中最严重、最难缠的就是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者导致患者肾衰,后者导致患者失明。

因此,在患上糖尿病后,病人一定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争取让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该用药用药该戒口的戒口,治疗一定比不治疗的强,否则就像故事中的弟弟,明明发病晚于哥哥,情况却比哥哥严重的多。

这些人都要担心自己患糖尿病!

除了积极治疗外,高危人群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合理饮食,积极锻炼更是可以从“源头”上杜绝糖尿病的发生,那哪些人要格外注意呢?

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有明确指出,高危人群有:

1、糖尿病家族史

2、年龄大于40岁的,据悉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68%。

3、超重、肥胖人群。

同样糖尿病:一个长寿、一个性命垂危!区别就在于这些做法

4、女性在怀孕期间出现妊娠期糖尿病,或者有巨大儿生产史

5、高血压、高血脂患者

6、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7、体重指数≥3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8、曾经使用糖皮质激素(也称类固醇)并导致一过性的糖尿病患者

9、严重的精神病,或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

2019-01-21 09:00:00浏览29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最近胖了说明什么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人最近胖了说明什么的说法不准确,糖尿病人最近胖了可能是饮食不当、运动量少、药物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肾病等原因引起的,需要糖尿病人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1、饮食不当如果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一些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比如炸鸡、蛋糕、肥肉等,会导致体内的脂肪堆积,从而出现发胖的情况。建议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可以适当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比如苹果、西红柿、黄瓜等。2、运动量少如果糖尿病人平时运动量比较少,会导致体内的脂肪无法消耗,从而出现发胖的情况。建议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游泳、跳绳、打羽毛球等,能够促进体内脂肪的代谢,改善发胖的情况。3、药物因素糖尿病人在使用某些药物,如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等),可能会出现水钠潴留,从而导致上述症状。建议糖尿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以免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4、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自身免疫性损伤、碘摄入过少等原因导致。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以及分泌减少,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减慢,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糖尿病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5、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通常是因为糖尿病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蛋白尿、血尿等症状,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糖尿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如果糖尿病人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能打胰岛素吗,有副作用吗
糖尿病患者能打胰岛素,一般有副作用,如低血糖、过敏反应、皮下硬结、体重增加、水肿等。1、低血糖胰岛素是一种降糖药物,主要是通过刺激外周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来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部分患者在使用胰岛素后,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如头晕、饥饿感、心慌、冷汗等。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应及时进食,或者口服葡萄糖,一般症状可逐渐缓解。2、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对胰岛素过敏,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恶心、呕吐等。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应及时停止使用胰岛素,并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3、皮下硬结患者长期在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能会导致局部皮下组织出现硬结,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吸收不良、皮下脂肪增生等原因所致。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热敷的方式来缓解,平时要注意局部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抓挠。4、体重增加胰岛素能够促进合成代谢,抑制脂肪分解,从而达到减重的目的。如果患者长期使用胰岛素,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出现肥胖的现象。5、水肿胰岛素是一种降糖药物,如果患者长期使用胰岛素,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钠离子增多,从而出现水肿的情况,通常表现为眼睑水肿、下肢水肿等。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需要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免出现上述副作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熬夜、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肥肉、炸鸡等,以免导致血糖波动较大。患者也可以适量进行户外体育运动,如打太极、慢跑,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餐后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吗
餐后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是否为糖尿病,具体情况还需根据患者自身症状,在医生的综合分析下进行诊断。 1、不是 正常人餐后1小时血糖正常值为7.8~9.1毫摩尔每升,峰值小于11.1毫摩尔每升;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为小于7.8毫摩尔每升。如果在吃饭前胰岛素不断分泌,可以使餐前血糖得到控制,如果在吃饭时吃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和油腻的食物,会引起餐后血糖升高的症状。并且如果胰岛素的峰值和血糖的峰值不能够重合,也会引起的血糖升高。属于机体正常的反应,一段时间后血糖可自主降至正常水平。 2、是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如果餐后血糖超过11.1毫摩尔每升,或者空腹血糖在7毫摩尔每升以上,患者还存在多尿、多食、多饮等症状,则提示是糖尿病的情况。糖尿病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比如肾脏损伤、血管硬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昏迷等。糖尿病诊断以后,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积极控制血糖。 建议患者前去正规医院做糖耐量试验,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是否为糖尿病,如果确诊为糖尿病需要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血糖药物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