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晚上吃夜宵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Experimental Physiology上的一篇题为“The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drives day-night variations in postprandial triglyceride uptake into skeletal muscle and brown adipose tissu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夜间吃东西或会增加机体患心脏病糖尿病的风险,而罪魁祸首就是机体24小时的生物钟。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大鼠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相比大鼠刚开始活动喂食时机体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而言,在其开始休息阶段给其喂食后,其机体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水平会大幅飙升,当从大鼠大脑中移除控制24小时昼夜节律钟的关键部位后,其机体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的变化就不会发生了。

  较高的血脂水平常常和心脏病及糖尿病的发生直接相关,而这些疾病常常和人类的生活方式有关,而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忽视掉生物钟的信号,经常在晚上吃东西(吃夜宵),同时本文研究还阐明了为何与24小时昼夜节律钟不同步的生活方式会诱发机体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同时还会增加个体出现心脏问题的风险。

  研究者Ruud Buijs在文章后评论道,实际上我们经常会忽略掉对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生物钟,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决定在身体极度疲惫的时候睡觉,或在晚上远离危险;而且诸如夜班、时差综合症及长期熬夜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许会对机体健康带来极大害处,尤其是在夜晚我们需要休息的时候我们还在吃夜宵。

2017-11-14 00:37:10浏览12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