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我国是一个糖尿病大国,18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估计已有1.14亿人,而70%的糖尿病人都有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和心肌病变等,其中又以前两者发病率较高,而多种危险因素使心血管并发症成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
专家简介:赵同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曾作为访问学者到澳大利亚Deakin University学习,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糖尿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广州市天河区慢病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家庭医生在线医学委员会专家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任多种SCI杂志的审稿人,主持或参与各类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四十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擅长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甲状腺疾病、垂体、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的治疗。
多种因素致心血管病高发
中山六院内分泌科的赵同峰主任介绍,造成糖尿病心血管的发病因素有很多,包括生理因素、遗传、生活习惯等方面。具体说来,以下人群更易患心血管并发症:
1. 年龄较大的中老年人、肥胖者以及绝经期后的女性;
2. 有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人,如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患者;
3. 糖尿病人的家族中若有人患有心血管病,也应引起重视;
4. 在糖尿病早期还未发生并发症时,血糖控制不佳的人;
5. 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如吸烟、长期久坐不动的人。
及时发现病情需积极体检
要想早期发现病症,首先病人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赵主任称,真正得到很好治疗、血糖控制在目标值的糖尿病人是非常少的,并且糖尿病人由于神经方面的影响,对痛觉感知不灵敏,“如果早期对心血管病没有一定认识,等发生心梗才去医院就已经晚了”。
总的来说,除了胸闷、心绞痛等典型或非典型的心血管病症状之外,血管B超显示周围血管疾病或颈动脉闭塞疾病,可提示心腔狭窄;心电图的变化也可直接提示心肌缺血或梗死。
不管有没有发病的危险因素存在,赵主任都建议大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当然,如果同时存在有高脂血、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和蛋白尿的人,则更应密切观察,排除心血管方面的问题。
主任医师
厦门市中医院 糖尿病科
郑州市中医院 糖尿病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长征医院 糖尿病科
黑龙江省中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