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消渴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中医消渴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需全程治络病

举报/反馈
2007-12-18 08:40:0039健康网社区

  在慢性病、疑难病的治疗中,运用通络理论,常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疑难性疾病,临床研究发现,其中肥胖型2型糖尿病早期即存在络病,需全程治络。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需全程治络病

 

  1.中医对络病的认识

  络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络脉如网络状,无处不在,包括别络、络脉、浮络和孙络等几部分。狭义络脉指由十五别络分出而网络全身的分支。另外,络还有连络之意。

  络脉一个是由经脉别出的沟通,联络全身脏腑、筋骨、肌肉、皮肤的网状系统,具有渗灌血气,互渗津血,贯通营卫,保证经气环流的功能。络脉虽为经脉的分支,但在生理上,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生理分布的多层次性、广泛性、网络性;二是络脉具有双向流动和满溢灌注的特点;三是络有气血阴阳之分。络脉为血气交汇之处,为血气渗灌和沟通的桥梁。各种因素导致络中营卫气血津液运行、输布及渗化失常,都会出现络脉瘀滞、痹阻不通的络病。

  2.肥胖型2型糖尿病新病入络

  肥胖2型糖尿病核心病机是六郁和络滞。所谓六郁,就是食郁、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多是由于饮食不节制或过食肥甘厚味而致饮食郁滞,食郁中焦,有碍脾胃升降,中焦郁闭进而发展为六郁。六郁都可导致络滞,“甘者令人中满”,过食肥甘,导致气机壅滞,使络脉不畅而络郁。食郁使脾胃气滞,失于运化,聚湿生痰。痰湿壅盛,阻滞气机,络气不畅而络滞。肝气郁而不畅,疏泄不利,也造成络脉郁滞。热郁日久,煎灼阴津,血液粘滞,运行不畅,而成络滞。

  临床研究发现以下标准可作为糖尿病早期络病(络滞)的诊断依据:①以舌底颜色及舌下细络改变;②面部或皮肤浮络显现;③眼底有微血管瘤;或并有小出血点、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有白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④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血压计袖带阻塞后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扩张<10%为异常。

  对于肥胖2型糖尿病早期治疗开畅气机及其重要,气机通畅则郁开络通,脏腑气化功能正常,清升浊降,皮肉脂膏各布其常,体重渐至正常。

  3.糖尿病久病入络

  络脉是气血津液输布环流的枢纽和通路,络脉气机通畅,络道无阻,才能维持其生理功能。若邪气犯络,造成络气郁滞,或气虚推动无力,血行不畅,都会影响络中气血运行及津液输布,而产生络脉阻滞的病理变化。《临证指南医案》中云:“久病入血”、“久病在络”,说明邪气久羁,必然由气及血,伤及血络,而成络病。吴以岭教授提出“脉络-血管系统”同一性和“脉络-血管系统病”概念,糖尿病早期存在络滞,随着病程的发展,络气不畅可导致络血瘀滞,最终导致络脉的瘀闭和损伤,临床上就表现为糖尿病各种神经血管并发症。周水平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结合络病理论,提出络脉与微循环功能和结构具有一致性。

  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主要有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等;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主要有糖尿病肾病(占终末期肾病的4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失明和视力残疾的第一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糖尿病时已有15%)。因此,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中,舌络、尺肤汗、夜尿对提示糖尿病患者的病程,病情的虚实严重情况有重要意义,进而可指导络药的应用。舌下脉络若充盈或迂曲,甚则成片,常见于实证,为痰或瘀血内阻,应用活血通络之药;若脉络塌陷、细短,则为虚证,多为气血阴阳不足,可用补益通络之法;舌下络脉色红,提示病情轻或为寒证,若脉色发紫,提示病情较重或热重。若出现瘀点或瘀斑,则病情甚,可用虫类药,以加强通络之功效。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尺肤有汗是气阴两虚阶段具有较高特异性的临床体征,一般代表糖尿病已经进入中期阶段,其病理基础为糖尿病自主神经损伤,治疗时可用藤类络药以疏通经络。夜尿多是糖尿病阴阳两虚阶段的临床体征之一,一般代表糖尿病已经进入中晚期阶段。久病常常伴有瘀血阻络证,治疗应以补肾活血通络为主,并适当运用收涩之法。

  总之,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全程需治络,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尽早应用络药,以防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了并发症,根据临床辨证,应用不同通络之药,可延缓并发症的发展。

(实习编辑:吴伟棋)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