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手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治疗手册

情绪波动容易影响糖尿病治疗

举报/反馈
2011-05-14 05:21:00《糖尿病之友》

  当一个人患了终生疾患时,需长期食调理与进各种烦琐的治疗与检查,这给工作、生活确实带来很多不便和苦恼,尤其当患者知道糖尿病将终生伴随自己时,心情很是沉重。该病的不可根治性和各种严重并发症所造成的不良果,在患者的心灵上罩上一层阴影,产生恐惧情绪,随之而四处求药、八方投医。这种求医心切的心理,一则会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二则期望往往落空而陷入迷茫之中,极易产生消极心理。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常影响其康复,特别是40岁~50岁的女性患者和60岁~70岁的逻辑性患者,情绪变化幅度大。这可能由于更年期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糖水平升高,病情出现反复。此外,有的患者对自己的病满不在乎,所顾忌,我行我素;有的患者则表现为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甚至拒绝治疗;大多数患者的情绪受血糖尿糖指标所左右,当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时,认为完全治愈了,便放松饮食治疗,甚至自己停服降糖药物;当指标急骤上升、症状重现时,情绪又紧张恐惧。这种类型的患者情绪波动很大,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中,情绪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世界学者所公认的。紧张、激动、压抑、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的分泌大量增加。这些激素是: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神经末梢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岛α-细胞分泌的胰镐血糖素以及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些激素都是升高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因而引起病情反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康复。举例如下:

  例1:某女性患者,50岁。经临床治疗后,糖尿病症状已消失,血糖、尿糖化验指标正常。但因一件小事和他人争吵,生气哭闹,于第二天感觉胸闷憋气,头晕乏力,查空腹血糖高达19.3毫摩尔/升(345毫克/分升)、尿糖(++++)。

  例2:某老年男性,70岁。他认为,糖尿病好不了,也死不了,持满不在乎的态度,吃喝度。由于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而并发肾病(累及了肾小管),出现了蛋白尿下肢水肿。这时患者着急了,经耐心做思想工作,他明白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自觉控制饮食。在以后的治疗中,能很好配合,血糖便逐渐下降,症状亦改善明显。

  可见,稳定患者的思想情绪,消除不利于糖尿病治疗的因素,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张蓝飞 实习编辑:李贺)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