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治疗常识

糠尿病新疗法

举报/反馈
2007-11-10 17:41:00《家庭医学》

  李大爷63岁,八年前体检时查出患有糖尿病,服药控制后血糖一直在7.0左右。今年年初,李大爷觉得自己的右脚总是有点凉,而且有点轻微的麻木。随着春天的到来,李大爷发现走一段路后右小腿后侧隐隐作痛,就像有什么东西堵在里面一样;两个多月后,右脚麻木更厉害了,几乎没有感觉。虽然走动少了,但两只脚却越来越痛,最后不动脚也痛。到医院做下肢动脉造影显示,右下肢股浅动脉下段狭窄闭塞,胫前动脉多处狭窄闭塞,胫后动脉及用(动脉显影尚可。经充分术前准备,由血管外科医生用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方法在股浅动脉下段放置了一长10厘米的支架,同时用球囊充分扩张胫前动脉,术后当天,李大爷就觉得右腿温度明显提高,疼痛缓解,不久就下地行走,脚上的感觉也神奇恢复了。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越来越多的慢性病开始威胁我们的健康,其中糖尿病无疑是最令人头痛的一个杀手。而且大多数患者并不是死于糖尿病本身,而是死于它多种多样的并发症,李大爷遇到的,便是其中危害较大的一种——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神经或血管病变所造成的下肢异常的总称,包括感染、溃疡、深部组织破坏等一系列病变。是由于过高的血糖对下肢的中小动脉造成破坏,引起动脉狭窄,管腔变小,血流变慢,甚至动脉堵塞,继发下肢缺血。由于糖尿病患者本身并存有神经系统病变,对下肢缺血所造成的各种症状缺乏足够的反应,未能引起充分重视,使得病情进一步发展,最终使缺血的肢体开始感染、溃疡、坏死,甚至截肢;而这些继发的病变又加重了糖尿病本身,最终溃疡经久不愈,患者一步步走向死亡。

  其实,只要能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糖尿病足并非不治之症。在糖尿病与下肢感染、溃疡、截肢之间,有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下肢血管的狭窄甚至堵塞,而这正是治疗的重点。但下肢的动脉那么细,看不见摸不着,如何知道它们有没有狭窄甚至堵塞呢?一般来说,糖尿病足开始的症状是肢体发凉、麻木,在行走一段距离后小腿出现疼痛。这时你的下肢动脉已经开始出现狭窄;而当你行走出现疼痛的时间越来越短,甚至休息时小腿也隐隐作痛,表明你的动脉几乎要闭塞了,再不治疗,可能要截肢甚至危及生命了。

  目前,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有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以及新兴的血管腔内治疗两种方式。传统的手术治疗即用传统开刀方式找到病变血管,以自身的大隐静脉或人造血管代替已经狭窄堵塞的下肢动脉,让血流通过人造的血管旁路流到下肢。这种手术方式创伤较大,不太适合并存病多的高龄患者。为此,国内外的医学工作者又提出了腔内血管治疗法,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其正式名称叫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就是在大腿根部的股动脉上穿一个小口子,插一根导丝到狭窄堵塞的动脉里,用打水的球囊把狭窄的地方撑开,如果狭窄的动脉撑不开或撑开后又回缩,就在狭窄的地方放置支架撑住它,不让它再堵塞住动脉。这种方法创伤小、感染率低、术后恢复快(休息一天即可下床活动)、远期并发症少,特别适合全身情况差、易感染的糖尿病患者。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浪健康)

(实习编辑:朱文斌)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