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全球平均每450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是“1型糖尿病” (即胰岛素依赖型)患儿,而且,患病儿童的总数还在以每年6.5万人的速度增长。据报道,虽然糖尿病患儿每年都在增长,但是除了医生以外,很少有人会把糖尿病和儿童联系在一起。然而,人们对糖尿病患者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及成年糖尿病患者,国内资料统计: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为5/10万。必须指出,1型糖尿病目前是终身无法痊愈的疾病, 应引起高度重视。
最小年龄的糖尿病患儿
一名现年5岁的德国肥胖小孩因患2型糖尿病死亡。医学专家称,这是目前世界上年龄最小的糖尿病死亡病例。据北京协和医院统计, 糖尿病患者5%是儿童,说明儿童糖尿病并非罕见。该院王教授门诊所见, 最小的糖尿病患者只有40天。这是目前世界上年龄最小的糖尿病患者。
2001年8月份以来,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内科收治了10名两岁以下的婴幼儿糖尿病患者,过去从没出现过。医生提醒家长,婴幼儿患糖尿病已不新鲜,要提高警惕,以预防为主。据该院内科主治医生杜虹介绍,这些“小糖尿病患者”因不会说话,也没有明显的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家长们看到有病的孩子嘴比较红、气喘和昏迷的症状,大多当成肺炎或脑炎。据医院介绍,这些小患者与成人不同的是,他们多是“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婴幼儿患者成病的原因:既与自身胰岛素缺乏、自身免疫力被破坏有关,又与婴幼儿摄入的食品中,含糖量太高有关。医生说,由于现在哺乳期的母亲摄入食品大多有高脂肪、高糖的特点,这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有一定不利影响。
儿童糖尿病发病的季节以秋冬两季多见。就病因而言,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北京儿童医院的专家介绍说,儿童时期所患的糖尿病多属胰岛素依赖型。从儿童发病的年龄段和季节来看,儿童常有两个发病高峰:一是在5~7岁,可能与儿童此阶段和外界接触及感染的机会增多有关;二是在11~13岁,可能与此期儿童青春期的开始、生长发育的增快、性激素与胰岛素相颉颃,以及青春期情绪的多变等因素有关。
实际上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所产生的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各种感染、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以及微血管和神经的病变等,这些并发症是使糖尿病患者最终致残及致死的根本原因。糖尿病患儿如出现发热、精神萎靡、呼吸深长且有酸味或神志障碍,应立即到医院诊治,防止酮中毒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胰岛素用量及饮食、运动方案,以减少成人时期严重的糖尿病后遗症。
婴幼儿糖尿病的治疗
美国Duck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指出,糖尿病婴幼儿患者越来越多,而采用胰岛素泵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帮助人们了解和控制这些患儿的血糖情况。
胰岛素泵结构紧凑,简便易用,只需通过一根细导管将精确定量的胰岛素输注给患儿。因此,采用胰岛素泵可避免患儿每天至少4次的注射痛苦。其对3岁以下的糖尿病患儿来说非常实用。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月龄为34个月的糖尿病患儿,每15克碳水化合物代谢所需胰岛素治疗剂量为0.1~0.4个单位。如此精确的胰岛素剂量用药瓶或注射器输注(精确至0.5个单位)是很难实现的,而胰岛素泵则可达到0.1个单位的精确度。人们可以在患儿用餐前先输注部分剂量的胰岛素,剩余部分可根据患儿膳食情况再做决定。
数据表明,胰岛素泵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但是,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时应当十分谨慎,一般要求每天检测血糖至少4次,准确地计算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决定胰岛素的用量,同时需要家庭的支持和关注,以防止导管脱落等情况发生。对于儿童来说,要无病防病,提倡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要有病早治,使患儿不发生并发症;要既病防残,即对患有慢性并发症的患儿,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残疾和死亡。
婴幼儿糖尿病的预防
2005年1月澳大利亚医学研究人员经多年研究发现,孕妇食用土豆等块茎状蔬菜会提高孩子将来患I型糖尿病的几率。因为土豆、萝卜、甜菜等极易受链霉菌感染,而诱发I型糖尿病的罪魁祸首是链霉菌产生的一种毒素,而这一类蔬菜常常带有导致I型糖尿病的毒素。这种毒素可以通过遗传,诱发儿童患I型糖尿病。
墨尔本国际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保罗·西麦特教授等科研小组在小白鼠身上做了实验,将这种毒素添加到怀孕的小白鼠的饲料中,结果那些小白鼠所生下的幼鼠后来大都患I型糖尿病。西麦特教授解释说,他们的实验表明,在怀孕期间,母亲的食物中如含有链霉菌所产生的毒素,孩子的胰腺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很容易患上I型糖尿病。提醒孕妇在怀孕期间应当特别注意少吃或不吃上述食品。
营养学专家指出,对于婴幼儿的喂养,应按科学比例,不要给孩子吃过多高脂肪的食物。他列出了一份婴儿合理食物比例表,每天的食物中,脂肪占30%~35%为宜。婴儿易少食多餐,从早餐到睡前可喂6次,早餐约占全天食物总量的20%,午餐和晚餐各占30%,上、下午间食各占5%,睡前占10%。这样进行科学喂养,可大大减少婴幼儿糖尿病的发病几率。专家呼吁说,社会上也要对糖尿病患儿有个正确认识,鼓励这些患儿在医生指导下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大量事实已证实,只要正确的治疗,糖尿病患儿不仅可以长期生活,而且也能保持良好的生命质量。
(实习编辑:吴伟棋)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中医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厦门市中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黑龙江省中医院 糖尿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