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基础知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基础知识

透过数字看糖友的经济负担

举报/反馈
2010-10-18 05:22:0039健康网社区

  63.9%——偶尔想起来,才会测血糖

  在接受调查的病友中,使用口服药物治疗的占61%,胰岛素治疗为19.5%,剩余的19.5%为胰岛素联合药物治疗。当问及“您多久测一次血糖”时,选择“想起来才会测”的人达63.9%:“每周测一次”的人为33.3%:没有一个人能坚持“每天多次”监测血糖。记者询问了几位老年病友,他们说自己有时会忘记,或者怕麻烦,而一到医院举办义诊、健康大课堂、“联糖日”等活动时,就一大早赶去,有时候还要排上个把小时的队,为的就是能赶上免费测血糖的机会。

  81.5%——经济压力限制购买血糖仪

  没有血糖仪的病友占调查总数的58.8%,只有41.2%的病友购买了1台血糖仪。当问及没有血糖仪的原因时,共有81.5%的患者选择了经济压力所致:其中因价格昂贵而买不起的占55.6%,担心没办法报销的占25.9%,还有14.8%的人是怕麻烦,剩余3.7%的人甚至觉得没必要买。有54.2%的病友打算在经济条件允许时再考虑购买血糖仪,而25%的人根本就不打算买。在座谈中,一位农民病友坦言,自己不是不想买血糖仪,实在是经济条件达不到。每当他看到我们杂志中刊登的一些血糖仪广告,心里只有向往的份儿。

  64.5%——减少监测是为了省钱

  即使是具备血糖仪的病友,有64.5%的人会为了减少支出而不得不考虑减少监测血糖的次数,甚至有近两成的人常常如此。实际上,血糖试纸不能报销一直是患者们反映的大问题。虽然买了血糖仪,但为了省下那一条价值5元的试纸,很多病友不得不减少测量的次数,以至于很多人家里的血糖仪成了“摆设”。调查中一位病友告诉记者,一盒10条装的血糖试纸,她竟然用了一年多。当问及“如果血糖试纸加入医保,您是否会更加注意监测”时,有90.9%的患者愿意加大监测力度。

  87.2%——高昂花费,力不从心

  总体来看,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花费,大约87.2%的病友感到力不从心。其中,在回答“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花费您能否接受”时,选择“无法接受”的占12.8%,“勉强可以接受”的高达74.4%,只有12.8%的人选择“完全可以承受”。在采访中,我们分别对被调查患者的收入和支出作了统计:月收入平均为937.8元,月治疗支出平均为537.3元。有几位老年患者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完全靠儿女赡养;还有几位患者月收入和治疗支出的差额为负值,也就是说,即使是把每月的全部收入用于糖尿病治疗仍然不够。一位患者在调查问卷中写道:“我每月工资1400元,但治疗要花1600元。因为眼睛的并发症已经非常严重,现在快要失明了。”还有一位农民病友坦言,自己虽然已经出现了并发症,但因实在无力医治,只能采用最保守的口服药物治疗,勉强维持现状,对于自己的今后,他不敢想象。

  0%——没有人每次更换针头

  我们对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做了调查,当被问及“多久更换一次胰岛素针头”时,竟没有一个人表示自己“每次都会换新的”,绝大多数人选择了“5~10天才换一次”。一位病友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像我们打胰岛素的患者,舍不得换针头,基本上一两个礼拜才换一次。有时候针头实在是扎不进去了,没办法才换一个。原因很简单一针头是自费的。”另一位病友自我解嘲地说:“原来厂家规定,积攒够10个胰岛素盒子可以换一盒针头,我足足攒了两百多个盒子,弄得满屋子都是。谁成想厂家现在已经不让换了,那我也舍不得扔。”南苑医院的杨凯杰主任告诉记者,在他们这里就诊的打胰岛素的患者中,没有一个人是打一次换一个针头。虽然这么做肯定是不科学的,但经济条件让患者们不得不出此下策。

  病友呼唤医保改革

  在与患者的座谈中,记者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呼吁政府相关部门能考虑病友们的实际情况,把像血糖仪、试纸、针头等关系患者切身利益和日常治疗的必需品,纳入医保范畴,为患者解决实际困难。另有患者反映,目前各个地区的医保政策存在一定的差别,比如有些药物在北京不能报销,但在上海就可以;同样是医药费,各地的报销比例也不尽相同。一位患者无可奈何地说:“像我们农民,很多人有糖尿病,要是看不起病,只能自己扛着。像城里人那样享受医保是我们的愿望。”

  为国家算笔经济账

  呼吁医保改革的确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许多病友都很关心。这里我们不妨从医疗经济学的角度,给国家算一笔账:如果像现在这样,病友因为糖尿病治疗所需的试纸、针头不能报销,而只好自己凑合,“将就着治病”,最终如果导致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用老百姓的话说,将是真正的“无底洞”,国家还要拿出大笔的医保开支用于并发症的治疗。到那时,国家、个人负担将更为沉重。到头来,国家非但没省钱,反而是浪费了大笔的钱。

  如果患者都能趁尚未患并发症时,积极进行防治,事实上是在为国家、个人省钱,还能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用最小的代价换回一个最好的状态,何乐而不为呢?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