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杂志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杂志

提防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举报/反馈
2007-10-26 17:05:0039健康网社区
  专家们发现,部分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并不肥胖,但他们的血液中存在能攻击破坏胰岛细胞的自身抗体,如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使胰岛B细胞遭受缓慢的自身免疫损害,功能渐渐衰退,以致最后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才能维持血糖的控制。由于这些患者发生糖尿病的机理为免疫介导性的,即自身产生免疫抗体去破坏自身组织器官——胰岛,这与1型糖尿病相同,但其发病年龄晚,免疫损害的力度弱,破坏方式是缓慢而非持续性发展的,这与后者又不尽相同。因此,1999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其命名为成人隐匿性(或晚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以下简称隐匿性糖尿病),属于1型糖尿病的亚型。
   诊断金标准
   隐匿性糖尿病患者一般自诊断初起至半年或数年间,经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尚有效,也不自发出现酮症而酷似2型糖尿病。所以,仅依靠年龄、症状、药效等临床情况来判断,几乎不可能把它从2型糖尿病中识别出来。目前对该病的诊断虽无统一标准,不过临床常参照以下3点:①发病年龄晚,为成人阶段;②糖尿病诊断成立后,至少半年不依赖胰岛素治疗;③对抗胰岛细胞的自身抗体呈阳性,这对诊断起决定作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胰岛细胞抗体被列为诊断的主要指标,羧基肽酶-H抗体可被看作新指标。而在众多抗体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敏感性最高,长期稳定存在,且检测方便,易于标准化,已成为诊断的一项金标准。
   有益的治疗方式
   隐匿性糖尿病与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在防治策略和目标上是基本一致的,即积极治疗使血糖控制达标,减少、减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保护胰岛细胞,延缓其功能衰竭。不过相比之下,隐匿性糖尿病的特点是胰岛B细胞缓慢的免疫损害,因此保护残存的胰岛B细胞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尚不清楚究竟如何保护及何种治疗模式最有益。令人欣慰的是,经医学家们的研究,有益的治疗方式已初露端倪:
   胰岛素不仅可使胰岛B细胞休息,减少胰岛自身抗原释放而减轻免疫反应,促进残存的B细胞修复,还可调节免疫功能,提高免疫耐受能力,抑制B细胞凋亡。这对保护残存B细胞,延缓胰岛功能的破坏进程是十分有利的。
  胰岛素增敏剂 如二甲双胍,不干涉B细胞的免疫反应而又有降糖功效。此外,罗格列酮有潜在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且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素合成,保护胰岛功能。
  胰岛素促泌剂 如磺脲类药物,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同时,会持续刺激胰岛自身抗原释放,从而激活免疫反应以至加速B细胞的破坏。故隐匿性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应用。
  至于作用于人体免疫系统的药物,如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雷公藤多甙等)和免疫调节剂(卡介苗、GAD疫苗等),对保护和改善胰岛功能,调节细胞免疫也有良好作用,但能否应用于临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隐匿性糖尿病并非罕见,约占初诊2型糖尿病的10%左右。为此,初发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常规检测一下胰岛细胞的自身抗体,争取能尽早发现。如一旦确诊,应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以保护残存的胰岛B细胞。

(实习编辑:陈静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