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糖尿病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药物或手段能治愈,只能控制血糖达到一定的范围从而降低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目前降血糖的药物种类还是很多的,以下将把常见糖尿病药物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糖尿病药物之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及胰岛素受体激动剂
胰岛素胰岛素按其来源可分为动物胰岛素、半合成人胰岛素及重组人胰岛素三类。动物胰岛素大多用猪或牛的胰腺提取,而基因重组人胰岛素是由DNA基因重组技术制造的,安全性更高。
胰岛素目前为注射方式给药,其发展方向是重组人胰岛素取代动物胰岛素,非注射型精确释药人胰岛素替代注射型胰岛素。
胰岛素类似物常用的胰岛素类似物有三种:一是赖脯胰岛素,二是门冬胰岛素,三是甘精胰岛素。
糖尿病药物之胰岛素促泌剂
磺脲类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胰腺β细胞膜上的磺脲受体,从而促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在高糖时此效应被放大。
磺脲类药物有第一代和第二代之分,现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药物代表药物有甲苯磺丁脲等;第二代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第二代同第一代比,使用剂量较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已逐渐取代第一代。第三代药物为格列美脲,其也是适用于单药治疗及与胰岛素联合使用的唯一的磺酰脲类药物。
氯茴苯酸类这类药物作用机制是通过与胰腺β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使胰腺β细胞去极化,从而诱发胰岛素分泌。此类药物长期应用有保护胰腺β细胞的功能。临床上应用的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有人称这类药为血糖依赖型胰岛素促泌剂。
糖尿病药物之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增敏剂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的药物。PPAR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在控制脂肪的贮藏和分解代谢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PPAR存在3种亚型,即PPARα,PPARβ和PPARγ。该类药物主要有:
噻唑烷二酮类这类药物是PPARγ特异性高亲和力配体,通过提高骨骼肌和脂肪细胞对葡萄糖吸收和降低肝糖的输出来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的抵抗状态。主要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但此类药物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加重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导致体重增加、水肿。所以寻找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降血脂双重作用的药物成为开发方向。KRP-297就是这样的一种药物,目前已进入Ⅱ期临床。
非噻唑烷二酮类除了开发TZD类化合物外,还合成了许多不含TZD药效团的药物,而与PPARα有较强的亲和力的化合物。GW1929是一种有潜力的药物,它在动物实验中作用显著。此外还有Muraglitazar(BMS-29858),Naeglitazar也很不错。
减少糖来源的糖尿病药物
α-糖苷酶抑制剂此类药物主要是抑制小肠刷状缘葡萄糖苷酶活性,使食物中的糖不易吸收,故可降低餐后血糖。目前主要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双胍类此类药物作用机制未完全明了。目前大多数人认为主要是抑制肠壁细胞吸收葡萄糖、抑制糖原异生,促进周围组织分解糖,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不刺激β细胞分泌,对正常人不降低血糖。临床上以二甲双胍应用最为广泛,是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首选药。
其他糖尿病药物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抑制DPP-IV的活性,可以保持肠促胰岛素不被降解,刺激胰腺β细胞再生。在研究的有NVP-DPP728,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药。
胰升糖素抑制剂其主要是与胰升糖素竞争受体,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目前仍在研究中。
糖尿病并发症治疗药物据统计,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疾病,其中每年有1.2%可能发展到失明。30%~40%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15%~20%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3年生存率仅为53%。鉴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巨大危害,寻找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恢复神经传导速度,防止视网膜病变,减轻肾负担,从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目前报道已有100余种体外活性的ARI,按结构主要有羧酸类和海因类。羧酸类药物主要有依帕司他(Epalrestat)、唑泊司他;海因类有甲索比尼尔。
蛋白激酶抑制剂PKC抑制剂可以减弱高糖诱导的血管通透性因子mRNA的表达增加。灯盏花素是一有效PKC抑制剂,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这是抗高血压药,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它们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有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并有着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
羟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抑制剂这类药物主要用于降脂,临床研究表明它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除了降低血脂的直接作用外,还可改善肾血流动力学异常。目前临床主要有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等。
抗氧剂大量研究显示:氧化应激反应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常用的抗氧剂有:普罗布考,N-乙酰半胱氨酸等。长期应用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研究的深入,将会发现更多、更有效、更安全的药物。
(实习编辑:陈占利)
主任医师
甘肃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副主任医师
福州市中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兴仁县城关镇环城南路5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恩施州航空大道90号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河北省邢台市正羊市道17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吉林省梨树县西买卖大街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贵州省福泉市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五路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