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消渴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中医消渴

控“糖” 中医西医一起上!

举报/反馈
2010-05-14 01:00:0039健康网社区

  治疗陷入治糖不治病误区

  陈学忠告诉记者,糖尿病目前的治疗陷入了“只治糖不治病”的误区,这导致了疾病久治不愈。

  他表示,汉武帝和清代慈禧太后也都罹患糖尿病,全靠中医调治效果很好。近代也有很多名人晚年被糖尿病困扰,采取中西医共同调治护理,但因为只治 “糖”不治“病”,而导致病患视网膜病变,有的失明,有的因心脏传导功能障碍而下肢行动不便,依赖轮椅行动,外形臃肿。据当时也是某家西医科主任公平地说:“当西医未找到最好的治疗方法之前,只有用控制血糖的方法。 ”

  “现在很多人以为血糖高就是糖尿病,控制血糖指标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大错特错了,这根本没有治‘病’呀,而是在治‘糖’,”陈学忠就此强调,血糖偏低也是糖尿病。

  “我在这里最重要的要说明:糖尿病绝不是终身病,没有治好是治疗方法不对。不管你有病找中医,还是找西医,只要这个医生治疗时针对的是‘病’,而不是在治‘糖’,那你就治对了,否则肯定治不好。 ”陈学忠还提醒读者,千万不要相信某一种药能根治糖尿病,“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任何人生病不会按它的说明书一字不遗漏地长,所有患者都有个体差异,除非此药仅是一个降糖的症状药,它不治‘病’,只治‘糖’。 ”

  中药治病同时肯定能降糖

  “我看到很多患者甚至完全不会分泌胰岛素,问题非常严重,现代医学就只能用注射胰岛素之类的方法来处理,传统医学可不一样。中医看诊不会只单纯处理症状的问题,一定会主治胰脏兼顾血糖问题。比如,幼年型糖尿病一般都用六味地黄加味处理即可,而老年型糖尿病在临床上我用肾气丸加减应用的机会比较多,因为肾为人体元阴所在,效果很好。”陈学忠告诉记者。

  另外,陈学忠坚持认为中药降糖的作用也很明显。他举例说,有一位老妇人血糖高到昏迷,送医院打针,血糖也没有降下,“而我用白虎加参汤、生脉饮等处方加石斛、天花、玄参、山药治疗,很快就将其血糖降下来。所以,实践证明中药在治病的同时肯定可以降血糖。”但陈学忠表示,其实中医治病组方配伍严谨,在于整体调理治病,而不是着重于降糖。

  现代医学多认为血糖饭前低,饭后增高,但陈学忠告诉记者,在他的临床实践中看过几例饭前高、饭后却低的病例。 “最近一位72岁杨女士就是如此,她除血糖高之外,还有高血压、坐骨神经痛。因为血糖指数异常,血管异常,输送到末梢回流出问题,造成下肢水肿。饭前血糖指标高、饭后低的病例,临床上不多见,怎样才是正确的治法,并无定论,我是秉持辨证施治一人一方治疗。 ”

  西医治并发症疗效不明显

  中医在长期的消渴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证经验。

  陈学忠告诉记者,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可广泛累及心血管、胃肠、泌尿和生殖等人体多个系统,具有起病隐匿、病情逐渐进展、表现复杂的特点,个体表现差异较大。病变早期往往仅累及迷走神经,但随着病情发展,交感神经亦相继受累,导致心血管、胃肠、泌尿系等功能紊乱。

  据有关临床资料显示,糖尿病心脏神经病变作为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使糖尿病患者出现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等不适症状。同时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过程和预后有重要影响,其发生猝死无痛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概率显著增加。西医治疗主要是降糖、营养神经和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但往往疗效不尽如人意。

  而陈学忠认为,消渴病神经病变在其相对漫长的病变过程中,病理演变的规律具体表现为:始则阴虚热盛,继则气阴两虚,终则阴阳两虚。气虚可以导致消渴,阴虚也可以导致消渴,而气虚和阴虚往往相互转化,共同加重,最终导致气阴两虚。气虚推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缓慢涩滞,而成瘀血。阴虚火旺,煎熬津液,津亏液少则血液不畅也可成瘀。瘀血形成之后又可阻滞气机,以致加重糖尿病病情而出现多种神经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

  中西医结合可获最佳疗效

  陈学忠认为,中医药对消渴病早期防治,即对早期糖尿病病变的研究治疗经验丰富,在治疗消渴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遣方用药,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在具体的治疗上,除应针对临床表现外,更应从脾胰两脏器论治,采用益气养阴、健脾胰、补肝肾、活血化瘀等法。如采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能有效恢复胰腺细胞的生理功能,从而有效控制利用血糖,改善代谢,调节免疫以及直接保护人体神经。

  陈学忠告诉记者,他经过临床实践和临床病人观察显示,中药组方可有效调节和帮助患者胰脏恢复原始功能,正常利用血糖营养,改善高血糖所致神经细胞水肿、变性及坏死,修复自主神经髓鞘的完整性和改善内分泌功能,充分显示出中药在治疗该病方面的优势。

  另外,采用针灸配合也可治疗神经病变,选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运用以心率变化为基础的神经功能试验指标,经针刺治疗后患者的静心率、呼吸差等反映神经功能的参数均有明显改善。

  陈学忠表示,近年来,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治疗方法丰富多彩,思路新颖,多有创新。但由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陈学忠建议,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才可能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

  这些简易药方可以降血糖

  陈学忠还告诉记者,很多食物可以降血糖,也有很多简易的药方能降血糖。

  他表示,所有葫芦科植物,像西瓜、冬瓜、丝瓜、葫芦等都有类似作用,尤其是苦瓜。苦瓜在结小苦瓜的特候,农民就把它套在一个饮料瓶里面,这样第一不受污染,第二不会被蜜蜂或粉蝶螫,然后就让苦瓜一直长,长到充满瓶以后再采收。苦瓜无论泡酒、做汤、凉拌、红烧,肯定都可以降血糖。另外,不加糖的豆浆也降血糖。

  甘露饮也有降血糖的作用,还有生脉饮。其中有人参、麦冬、五味子,当然也可以用元参,元参入肾,能够补肾水,具有消除口渴的作用,有时候不用元参改用沙参也行。麦冬入肺,可以养肺滋阴。五味子本身是酸的,酸的东西可生津止渴。

(实习编辑:陈占利)

2/2下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