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症状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症状

糖尿病患者的“胖与瘦”

举报/反馈
2010-04-30 15:30:0039健康网社区

  体重变化是病情变化的晴雨表  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代谢异常,而代谢直接影响着人的胖瘦。您也许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人忽然变得能吃能喝,体重不增反降,自以为是减肥了,可一体检发现原来是得了糖尿病。

  有的瘦人查出血脂高、血压高,担心自己得糖尿病时,却有人宽慰他:“得糖尿病都是胖子,你放心吧。”可见,在糖尿病与体重关系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不少误区。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吃饭多、喝水多、排尿多,体重减少,大部分出现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病因多为胰岛素“绝对”不足,胰岛素缺乏,人体不易储存能量,就消瘦。多见于青少年,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发病后体重继续下降,且很明显。

  2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总数的90%。体型胖瘦皆有,其中80%伴有肥胖或超重。肥胖患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这是因为一方面肥胖者脂肪细胞多,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另一方面肥胖者常伴有血脂异常,游离脂肪酸增多,易形成胰岛素抵抗。

  减肥也是一种治疗手段  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体重减下来,胰岛素抵抗自然会有所减轻。这就要求患者的饮食控制做到位。糖尿病饮食原则是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合理搭配,以满足身体需要。其中,碳水化合物约占55%~60%,脂肪约占25%~30%,蛋白质约占15%~20%。多吃粗粮、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炸、方便食品等,控制盐和糖的摄入。

  制订一个运动计划也很重要。最好多参加慢跑、快走、游泳等有运动。由于2型糖尿病偏瘦的长期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由于病程长,体内胰岛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因此导致体重下降。有人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变瘦,是转成1型了,其实并非如此。

  1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自身免疫和遗传,而2型糖尿病多是在遗传背景下由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二者并不会互相转化。

  2型糖尿病用药,胖瘦有别  1型糖尿病患者,无论胖瘦都用胰岛素治疗。而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体型的“胖瘦”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

  血糖并不很高的胖病人,用药首选二甲双胍。这类患者往往胰岛素水平并不特别低,但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不能“物尽其用”。二甲双胍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水平,同时使体重减轻,其中主要可使内脏脂肪减少。

  除了能增加糖代谢外,二甲双胍还有控制食欲和促进肠胃蠕动的作用,对大部分肥胖患者都有不错的减重效果。如患者肥胖且血糖值较高,则应考虑加用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口服药物。

  对于偏瘦的病人来说,如果血糖不是很高,则首选磺脲类或格列奈类药物。这两类药物都属于胰岛素促泌剂,能促进胰岛素分泌,缓解患者的胰岛素相对不足,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快,但可能引发低血糖(新一代磺脲类药除外)。格列奈类降糖药调节餐后血糖的效果更好。

  这类药物有助于控制餐后高血糖,而不会引起两餐之间低血糖,便于患者就餐时服用。磺脲类药物可使体重增加,因此适用于体重正常或偏低的患者,格列奈类药物也有增加体重的作用,但效果不如磺脲类药物明显。

  瘦病人还可以考虑使用格列酮类药物,也能促进体重增加。  不论胖瘦,如果血糖值较高,在联合使用两种或三种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仍不满意的时候,就可考虑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胰岛素或换用胰岛素来治疗。

(实习编辑:黄丽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