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因病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病因病理

血糖降低不代表病已经治愈

举报/反馈
2010-03-25 05:41:0039健康网社区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人均寿命延长,生活饮食习惯及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糖尿病肾脏及其它并发症也在增加。

  “糖尿病肾病多见于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最早表现。”杨爱成告诉记者,糖尿病早期患者一般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没有症状,有的患者误认为血糖高些对身体健康并无大碍,还对自己的病情满不在乎。有的患者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误,拒绝改变饮食习惯和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服药治疗。与这种不在乎的患者相反,一些患病时间较长、并发症多且严重,而治疗效果又不明显的患者,很可能对用药或治疗失去了信心,最后自暴自弃地对医务人员采取不理睬、不信任、不配合的“三不”态度。“其实,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其死亡率远比许多疾病都低得多。绝大多数病人的病情都可望得到有效控制,病人中的长寿者也很多。”杨爱成强调说。

  对药物认知存在误区

  杨爱成表示,糖尿病的病程是终身性的,但有些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血糖成功地下降至正常水平,就认为病已治愈而自行停药,并放松了对饮食的合理控制,也不注意劳逸结合,直到血糖急剧上升,病情较之前明显加重,这样使得病情更加难以控制,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与这种掉以轻心的病人相反,一些患者过分依赖药物甚至迷信药物也要不得。杨爱成告诉记者,糖尿病的发生是在一定的遗传和环境背景下,由不良的生活习惯、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所致。“所以,在服用药物的同时如还能重视平衡饮食、控制体重、劳逸结合、调适心理、锻炼身体、戒烟限酒等非药物疗法,疗效将更为明显。”他表示,有的患者为了更快地“降糖”,便过量、过频用药,或过度节食、过度运动,最后造成低血糖,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昏厥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