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物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降糖药物

降糖路上的“忽悠”陷阱

举报/反馈
2009-10-28 05:08:0039健康网社区

  无毒副作用的中药抗糖

  对于中医药抗糖,医学界已经达成普遍共识,一般来说,中医药对于降低血糖指标没有显著效果,其主要作用体现在抑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而现在的广告中经常会看到类似的内容:祖传秘方,纯中药制剂,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服药XX分钟后即可快速降低血糖。

  张更良教授指出,凡是能快速降糖的中药制剂中一定添加了降糖西药成分。关于这个问题,各大媒体已经无数次披露,今年年初的“糖脂宁胶囊”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所谓“纯中药制剂”降糖药物,千万不要轻信。

  如果未经国家批准,就在中药制剂中添加西药成分,并不向使用者说明,是违法行为。这些添加了不明成分西药的“中成药”,服用后不但不会“没有毒副作用”,相反可能会有严重后果。

  无糖食品的误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已经成为一个利润最大的行业。对于糖尿病患者,最怕的问题在“吃”上,于是所谓的“无糖食品”就变得炙手可热。尤其是很多老年患者的子女家属对于此类产品最没有免疫力的,心疼患病老人不敢吃好东西,给老人买“无糖食品”成为一种心理安慰。

  然而多位专家指出无蔗糖不等于无其他单糖(葡萄糖、果糖等)或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等),所以该类产品并不是无糖产品。还有的虽然标注“无蔗糖”,但在其配料表中却标注加有白砂糖或葡萄糖,其实蔗糖和白砂糖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另外,一些所谓的“无糖食品”,虽然未使用蔗糖作为甜味剂,但却“偷梁换柱”,把蔗糖的替代品糖精充作甜味剂。实际上此类产品并不等于不合糖。

  如糖友迷信无糖食品,大量食用,很可能造成血糖波动,导致病情加重。

  如何躲避“忽悠”的陷阱?

  张更良教授指出,之所以有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糖尿病大做文章,关键还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知识的缺乏,要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必须加大力度继续普及糖尿病教育,让患者具备分辨真伪的能力。

  他提示糖友们说:只要是宣传“能根治、不用终身服药、不用忌口”的药物,多半是假的;能直接“降糖”的中医药制剂千万不要轻易服用,更不能迷信“无糖食品”。购买抗糖药物,一定要接受正规医院专家的建议,不要盲目相信广告。

(实习编辑:李杏)

2/2下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