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因病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病因病理

挖掘妊娠糖尿病的“真相”

举报/反馈
2009-10-28 05:05:0039健康网社区
挖掘妊娠糖尿病的“真相”


  小丽结婚后三个月就有了好消息,自然成了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孕期半年后,没有什么不适的她在家人的劝说下到医院做了例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其他项目都正常,唯独空腹血糖值“高高在上”,医生告诉她得了糖尿病。小丽得的糖尿病比较特殊,因为发生在孕期,医学称为妊娠糖尿病。

  统计资料显示,每30个孕妇中就有一人被妊娠糖尿病盯上。妊娠糖尿病不同于普通糖尿病,病因与孕期体内的荷尔蒙变化密切相关。突出表现在各种胰岛素抵抗激素分泌量增多,迫使胰岛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糖代谢于正常状态,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是所有孕妇的胰腺都有足够的代偿能力,故代偿能力差或者胰岛素敏感性不够的孕妇容易出现糖代谢异常(这种异常大多在孕3个月以后)。如果又有不良因素的影响,您就很可能患上妊娠糖尿病了。

  哪些危险因素“助纣为虐”

  肥胖肥胖是妊娠糖尿病的首要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中重度肥胖孕妇,息上妊娠糖尿病的危险性相当于体重正常者的22倍。原因在于肥胖者脂肪肥厚,而脂肪细胞的胰岛素受体不敏感,通过反馈机制刺激胰腺长期高水平分泌胰岛素,招致内分泌失调而引起糖尿病。

  膳食失当 比如孕妇无节制地进食,尤其是大量进食糖分高的果品,会对胰岛素分泌带来很大压力,造成代谢紊乱,而一旦胰岛素分泌失常,体内血糖得不到相应调节,妊娠糖尿病也就来了。

  缺乏运动 法国医生发现,孕期勤于活动的孕妇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可能性较小,比那些很少活动的女性要低23%。美国同行的资料亦显示,快步走但不进行剧烈运动的女性,与妊娠糖尿病结缘的可能性,比那些缓慢散步的女性低34%;每天快步走30分钟以上或爬15层楼梯,也可降低女性罹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而那些每周看电视达20小时以上,且运动强度很低的女性,患上妊娠糖尿病的可能性比每周看电视少于2小时,且经常运动的女性要大2.3倍。

  香烟烟雾 美国研究人员对4500名孕妇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吸烟的孕妇平均血糖值最高,而从未吸烟或戒烟的孕妇血糖值最低;其中,吸烟的孕妇发展为妊娠糖尿病的概率达到47%,暴露在吸烟环境中的孕妇也达到10%。

  显然,保持正常体重、合理营养、适度运动、避免主动或被动吸烟,便成为你远离妊娠糖尿病阴影的护身之宝。

  妊娠糖尿病犯下的“滔天大罪”

  孕妈妈一旦患上妊娠糖尿病,对自身与胎儿都危害很大,主要有以下十点:

  1、增加孕期合并症的危险,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肾盂肾炎、无症状菌尿、皮肤肿、产褥感染、乳腺炎等。

  2、水过多,可比健康孕妇高出10倍,有胎膜早破和早产之险。

  3、产程延长,难产、产伤和胎儿死亡率升高。

  4、可使巨大胎儿发生率提高4倍。

  5、可增加胎儿畸形的发生概率。

  6、可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或宫内窘迫,甚至发生缺血缺性脑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7、胎儿出生后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低血糖对新生儿脑细胞可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8、可造成婴儿低钙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静脉血栓形成心肌病等。

  9、可引起胎儿脑成熟障碍,智力低下发生率增高。

  10、可使母亲在5—15年内患上2型糖尿病。据国内资料显示,糖尿病孕妇的胎儿发生先天畸形的概率比一般孕妇高2~3倍。而且,大约30%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在5年至1 0年后转变为慢性的2型糖尿病,最终发病率达到60%。

  掌握应对妊娠糖尿病的“武器”

  一是调整饮食,原则是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做到营养全面均衡,规律进餐,少量多餐,保证母胎双方的生理需要。每天的总热量按每公斤体重38千卡计算;碳水化合物以粮食及豆类为主,注意粗细粮搭配;水果应放在餐后3小时左右食用,每天限在200~400克之间,并计算到总热量中,以草莓、猕猴桃等为首选,香蕉、荔枝、龙眼和葡萄等含热量较高,不宜多吃;而食糖、蜂蜜、巧克力、甜点等尤应避免。其他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也应适量安排。

  二是适当运动,宜在饭后1小时左右进行,持续20~30分钟即够,选择舒缓而不剧烈的项目,如散步、缓慢的游泳和太极拳等。但息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以及妊高征者例外,应以休息为主。

  如果经过饮食控制与适度运动仍不能控制血糖,则须借助于药物之功。但要注意,常用的降糖药不宜,如磺脲类降糖药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胰腺增生和胰岛素过度分泌,导致巨大胎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并可能有致畸作用;双胍类降糖药可引起胎儿酸中毒;拜糖平有潜在的致畸作用。唯一的选择是胰岛素,既可有效控制血糖,又不通过胎盘,对母胎都很安全。使用要点是:最好用人胰岛素,了解所用胰岛素的类型、剂量和注射时间,注射部位要轮换,掌握防治低血糖的方法,做到安全用药。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