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检查肥胖病病人的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饭后两小时血糖或是口服定量(75克)葡萄糖后的血糖,发现有3种情况:一是血糖均在正常范围;二是空腹血糖正常,饭后或服糖店血糖升高,但不超过11.1毫摩尔/升,临床称之为糖耐量异常;三是空腹及饭后或服糖后血糖均不正常,空腹血糖达到7.8毫摩尔/升以上,这种情况已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3种情况所占的比例受被检测人员具体情况影响,尚难提出确切数字,但能够肯定的是,与体重正常人群比较,肥胖病中发生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的比例要高的多.根据1980年北京\上海等14省市对40万人口进行糖尿病普查的结果提示,体重超重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13.9‰)是非超重者(4.5‰)的3倍。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在肥胖病病人血浆胰岛素的检测中发现,有糖尿病的肥胖病病人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的糖尿病病人,甚至高于正常人(体重正常无糖尿病者);血糖正常的肥胖病病人血浆胰岛素水平则更高,约是正常人的4倍(见表22)。病例检查也证实,肥胖者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肥大增生。提示肥胖病病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减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作用减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肥胖病病人脂肪细胞增大,使细胞表面接受胰岛素的受体数目明显减少或与胰岛素的结合能力减退,在体重减轻后,这种情况可以得到明显改善,血浆胰岛素水平也能下降
由此推论,肥胖病病人初期脂肪细胞增大后,使胰岛素的作用减低,为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胰岛β细胞则增生测肥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长期肥胖,胰岛β细胞将因过度负
荷而受损,其结果则是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诱发糖尿病。列见肥胖本身就是导致糖尿病的病因之一,临床观察中肥胖病也往往是糖尿病的前驱表现。
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主治医师
郏县中医院 糖尿病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长征医院 糖尿病科
副主任医师
福州市中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锦州市太和区汤河子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东街16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泰安市黄前镇镇黄前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矿江苏路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
三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棠德西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