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Am J Nephrol 2003 Mar-Apr;23(2):112-6)
2月25日 先前已有研究显示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的发生存在遗传倾向。缓激肽受体(B(1)R和B(2)R)基因的多态性与发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危险性降低有关。波兰扎布热Silesian医学院内科、糖尿病和肾病科的Zychma MJ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以观察B(1)R G(-699)C和B(2)R C(181)T多态性是否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显性肾病或血压变化有关。
研究人员对153例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132例2型糖尿病伴显性肾病(大量白蛋白尿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和161例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但无白蛋白尿患者进行B(1)R和B(2)R基因多态性分析。
他们发现,与正常白蛋白尿对照组相比,微量白蛋白尿或显性肾病患者的多态性分布并无差别。与未携带B(2)R T等位基因的患者相比,携带B(2)R T等位基因的患者DBP较低,两组分别为87.4±12.1和83.6±12.0 mmHg(p<0.05)。在未接受ACEI的患者中,B(2)R 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非携带者相比,SBP和DBP均显著下降,两组的SBP和DBP分别为137.2±20.3 vs. 146.5±21.7 mmHg和80.3±11.9 vs. 85.8±11.6 mmHg, (p<0.05)。
Zychma等总结认为,所分析的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病或显性肾病的危险性增加无关。B(2)R C(181)T多态性可能参与这些患者的血压变化。
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中医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甘肃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长征医院 糖尿病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长征医院 糖尿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