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神经科 > 神经科资讯

睡着了抽搐是怎么回事儿

举报/反馈
2023-11-27 02:07:2639健康网

睡着了抽搐可能是睡眠肌阵挛、癫痫、低钙血症、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异常放电,引起肌肉抽搐。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睡眠肌阵挛

睡眠肌阵挛是一种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在睡眠过程中发生短暂、快速的肌肉收缩,导致身体突然抽动。这是由于大脑皮层异常放电引起的。通常需要进行睡眠脑电图和视频脑电图监测以评估是否存在睡眠中肌阵挛。

2.癫痫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慢性疾病,其特征为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当大脑神经元过度同步放电时,会导致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等可用于控制癫痫发作。

3.低钙血症

低钙血症是指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引起肌肉痉挛和抽搐。补钙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可通过口服钙片或注射钙剂来提高体内钙含量。

4.脑梗死

脑梗死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出现坏死,进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脑细胞缺血缺氧后可诱发神经元异常放电,从而出现抽搐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缓解。

5.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实质内部,压迫周围组织,刺激运动皮层,引发抽搐现象。脑出血急性期需遵医嘱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稳定病情后配合医生通过去骨瓣减压术等方式清除血肿。

针对睡眠中抽搐的情况,建议进行头颅MRI、睡眠研究以及电解质分析等进一步的诊断。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睡前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