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磕磕碰碰导致受伤在所难免,但如果受伤的位置是头部,那就要引起重视了。近日,南方医院增城院区神经外科成功救治了一名因外伤导致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患者。
头部外伤或导致颈动脉海绵窦动静脉瘘
据了解,该名患者今年8月初意外致颅脑外伤,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出院后,以为没什么事了的患者逐渐出现左眼区眼睑肿胀、眼球突出、球结膜严重充血等症状,并伴有颅内杂音,导致夜不能寐,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经人介绍,于2023年8月25日辗转来到南方医院增城院区治疗,被诊断为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动静脉瘘。
南方医院增城院区神经外科主任张辉介绍,颈动脉海绵窦瘘是指颈动脉及其分支血管与海绵窦形成直接或间接的异常动静脉交通。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以颅内杂音及眼部体征为主,可同时合并头痛、鼻出血、脑内出血及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等症状。其发病原因分为车祸、坠落、撞击等间接外伤以及弹片、锥剪刺入直接外伤,自发性的颈内、外动脉及其分支的硬化动脉瘤以及其他的动脉壁病变,自发形成裂隙或破裂,主干或分支血液直接流入海绵窦,以及先天性的颈内动脉与海绵窦间存在着胚胎动脉或动静脉交通畸形,出生后即可发现症状,也有先天性动脉壁薄弱,承受不起高动脉压,自发破裂。
张辉表示,上述患者为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表现为高流量动脉血从颈内动脉破口流入海绵窦,再由海绵窦经有岩下窦和眼静脉等引流,而产生颅内杂音和前述左眼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面容受到严重影响,更可能导致失明和颅内出血。

多项先进医疗技术护航精准有效实施手术
入院后,在南方医院本部神经外科冯文峰教授的指导下,以张辉为首的增城分院神经外科手术团队经过反复病例分析和讨论,最终决定实施“覆膜支架颈内动脉重建术”。据介绍,既往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使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或者弹簧圈栓塞治疗,但仍有 5%-25%的患者不能达到闭塞痿口和保留颈内动脉的双重疗效,其复发率超过 11%,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海绵窦内颅神经的医源性损伤。而覆膜支架的置入可重建颈内动脉,提供了血管内膜生长的载体,恢复正常血流,可靠地闭塞痿口、阻断动静脉短路,同时保留颈内动脉通畅,对颈内动脉的血液动力学影响减小到最低,也不会增加对海绵窦内结构的压迫。
张辉表示,该手术的关键在于准确找到颈内动脉破口。为此,手术团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预案,在术中结合高帧数造影、3D旋转血管重建和压颈椎动脉造影等多种途径精准定位了瘘口位置。随着主刀医生将覆膜支架准确无误释放,瘘口立即消失。麻醉清醒后,患者头痛缓解,颅内杂音消失。术后2天其搏动性突眼症状消失,球结膜水肿消失,眼睑和眼球运动基本恢复正常,视力恢复正常,于近日康复出院。
张辉主任提醒,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多数由骨折或其他创伤事件造成的剪切力直接撕裂颈动脉和海绵窦形成高流量交通所致,最常见病因为穿透性或钝性等创伤,以青年男性多见,部分患者可在创伤后数月才出现症状。因此,发生颅脑外伤,即使外伤恢复后也不要掉以轻心,要定期门诊随访;如发现眼睛突出、耳内异响、头痛、行走不稳、视物模糊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通讯员:李晓姗、刘进娣、温捷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