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硬膜外血肿在CT上通常表现为新月形高密度影,常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瞳孔散大和颅内压增高,需紧急就医。

1.头痛
急性硬膜外血肿通常由头部创伤导致脑组织移位和损伤引起,当大脑受到压迫时,会导致神经递质5-羟色胺等异常增多,刺激痛觉受体,从而引发头痛。疼痛一般位于额头或两侧太阳穴区域,可能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
2.呕吐
由于颅内压增高导致脑室受压,影响脑脊液循环,进而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呕吐多为喷射状,发生在剧烈头痛之后,可能是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常见伴随症状。
3.意识障碍
急性硬膜外血肿会引起颅内压力迅速升高,使脑干功能受损,脑干是控制意识的重要结构,其受损可导致意识水平下降甚至昏迷。意识障碍的程度可以从轻度嗜睡到深度昏迷不等,取决于血肿体积和速度。
4.瞳孔散大
急性硬膜外血肿会直接或间接地压迫动眼神经,导致瞳孔括约肌麻痹,失去收缩能力,从而引起瞳孔散大。瞳孔散大的情况可能伴有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
5.颅内压增高
急性硬膜外血肿导致脑组织水肿和占位效应增加,使颅腔内容积相对缩小,颅内压力超过正常范围而增高。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以及视乳头水肿。
针对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可以进行头颅CT扫描以显示血肿的位置、大小和形态。患者还应接受脑电图、MRI成像等相关检查来评估脑部状况。治疗措施包括去骨瓣减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休息,饮食上宜选用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小米粥、蔬菜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