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脑出血预防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神经科 > 原发性脑出血预防保健

防中风 4类药物需了解

举报/反馈
2009-09-18 05:52:0039健康网社区
防中风 4类药物需了解


  卒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缺血性卒中,占卒中病人总数的70%~80%,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出血性卒中,占卒中病例的20%~30%,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

  卒中的防治要正确选择药物,做到合理用药,治疗时应遵循循证医学的证据,从而以最小的医疗花费获得最大的疗效。缺血性卒中常见防治用药如下。

  1 抗凝药物

  临床上对房颤、频繁的一过性脑缺血性发作(TIA)或椎2基底动脉TIA患者可考虑选用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是抗凝的首选药物,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卒中患者均需进行颅内外血管检查,包括脑血流图、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成像等。对于合并颅内血管狭窄的急性卒中患者,低分子肝素治疗有效。如果患者因房颤、夹层动脉瘤等拟长期应用华法林时,可以考虑应用低分子肝素。对于瘫痪程度重、确认必须长期卧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应重视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预防,如无出血倾向,建议小剂量皮下抗凝预防静脉血栓。

  低分子量肝素一般优于普通肝素,但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宜用普通肝素。对脑静脉系统血栓,临床确诊后应对症处理,积极寻找病因,并在相应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凝治疗。

  2 降脂药物

  血脂异常是缺血性卒中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使得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药物。胆固醇水平正常伴有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据的卒中高危患者,推荐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以减少卒中/TIA风险。

  有缺血性卒中/TIA的患者,应尽早完善血脂检查。LDL-C>2。6mmol/L者,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并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对于有确切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或有动脉栓塞证据,以及伴有多种危险因素的缺血性卒中/TIA的高危患者,无论胆固醇水平是否升高,均推荐强化他汀药物治疗,将LDL-C降至2。1mmol/L以下,或将LDL-C降低40%以上,并定期监测血脂水平。现有资料表明,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安全的。他汀治疗前及治疗中,应定期监测临床症状及ALT、AST及肌酸激酶(CK)变化,如出现监测指标持续异常并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应减量或停药观察。

  3 降压药物

  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对于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要。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s)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并可以降低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心房颤动、左室肥厚、颈动脉内膜硬化等患者发生卒中,推荐ARBs作为高血压患者预防卒中的一线用药。ARBs有较好的耐受性和依从性,长期应用有利于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和再发。长效钙拮抗剂(CCB)不仅有较好的平稳降压作用,还有明确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因此长效CCB可作为高血压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的首选药物。脑血管病急性期及伴有重度脑血管狭窄的患者,降压治疗应慎。

  4 rt-PA药物

  超早期缺血性卒中应该使用rt-PA类药物进行溶栓治疗。rt-PA类药物是目前被证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最有效的药物。循证医学证明,对符合适应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起病3小时内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疗效优于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溶栓时间窗可适当延长。溶栓治疗应在有经验的医院,由经过培训的医师来操作。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